玄武门事变,李渊真的如此脓包?论领导智计,他不输萧何野史趣闻

2018-08-22 20:30:40

玄武门事变

说起玄武门事变,小的时候,是这样一个版本

秦王李世民仁义道德,军功很高,很受父皇李渊和朝臣的喜爱,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看着不顺眼

嫉妒心起,想要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本人呢,为了自保不得不杀了太子和齐王

慢慢长大了,又听到这样一个版本,李渊实在是昏庸无能,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战场厮杀,李建成也就因为是长子,捡了桃子才被立了太子

太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还总是想方设法干掉李世民,后面才会出一些下毒酒,送劣马的损招

但现在我们在回过头去看,哪有那么简单呢,先不说李建成这个太子到底当得有没有分量,李渊难道是一个昏庸的人?

玄武门事变

李渊这一伙是什么,可是造反的啊,对于造反,有没有明天都说不定的,当时的李世民才多大,李世民598年出生,也有一说是599年

反隋朝晋阳起兵是哪一年呢,大业十三年(617年),此时的李世民才18-19岁

相对来说,年龄尚小,还不算出道呢

有一说,李渊之所以起兵,都是这个二儿子李世民的出谋划策,并分析了当时的背景:

李渊的兵马和突厥对抗时失败了,这一点朝廷必会怪罪,而且隋朝内部因隋炀帝杨广数次征伐高句丽

已经搞得民怨四起,国家分裂,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国家此时实在是扶不起来,李渊碍于自己的朝臣地位,不愿如此,后来还搞出来个什么“一夜风流”(野史),李渊才下定决心晋阳起兵

但历史真的就是这样吗?

玄武门事变

你要知道,李渊本人是个非常沉稳的人,并不是在耳边吹吹风,就一股脑会做的,起兵反隋也是在综合了很多因素

国家已经被瓦解的不行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才形成的政治导向

况且,在起兵造反的年代,并不是你的战斗能力强,你就可以称王称霸的,这里有一整套的政治体系

这里要说一句,李世民打仗的能力,这一点无可厚非,也非常勇猛,简直可以用不要命来形容,基本上是这样的:

自己亲自上阵,带着几十人马的敢死队,于万军中,杀出来一个对穿,杀不死你也要吓死你,亏得李世民战斗力强,如果不强,也就死在里面了

玄武门事变

评价一个领导人能力强不强,只要看他对全局的把控能力,智计的最高之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年汉高祖刘邦评价,萧何的功绩是要高于武将韩信的

当时的李渊担任的无疑就是这个角色

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

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玄武门事变

那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李渊没有那么脓包,李世民也没有那么神乎其神

好了,这一期先到这里,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是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哦!!!

本文作者:历史滚轮(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