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哨一般的唐朝皇帝,暴发户一般的杨国忠野史趣闻
杨国忠原名杨钊,他出身不佳,父母身份成谜,但有人也说,他的父亲正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无论是不是真的,都说明杨国忠长得不错。否则虢国夫人也不会看上他,与他暗通款曲,进而为他开辟官路。
唐玄宗好玩,这正中杨钊下怀。每次与唐玄宗杨贵妃小赌时,杨钊总会故弄玄虚,比如在开局时他会大言不惭说自己此局必赢,唐玄宗面上不以为然但心里打鼓,没人愿意输,何况还是一国之君。但在揭晓结果时,皆是唐玄宗赢,而杨钊大声可惜。唐玄宗被杨钊故弄玄虚哄的异常开心,总是赏东赏西不是房子就是地,这比杨钊输的金银珠宝来的实际的多。
客人杨钊不满意,总认为自己还可以获得更多。于是除了巴结李林甫,还要与李林甫手下的官员打成一片。无论是官场还是什么场,拉一打一或者说是远交近攻真是字字珠玑。也许杨钊这种非读书人不懂其中典故,但绝对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在官场上,他与王鉷一拍即合。二人合谋打算挤走李林甫另一位得力干将,说起来这人也姓杨,他叫杨慎矜,长相比杨国忠还要貌美,身份可比杨钊高贵,因为他是隋炀帝的玄孙。
杨钊倒是与杨慎矜没有过节,他只是想往上爬,杨慎矜只是绊脚石而已。但是王鉷早早就不满意这个杨慎矜。
先说说这个杨慎矜。
杨慎矜貌美,有才干,身世高贵,一家三兄弟都颇为远名,李林甫一直想把收为己用。起初杨慎矜并没有依附李林甫,为了躲避风头,他拒绝御史中丞一职。天宝二年,新上任的御史中丞在御史台并不得人心,李林甫将其罢免,再次扶杨慎矜。
杨慎矜这次同意了,迁御史中丞。
第一次,杨慎矜因怕自己没有依靠李林甫的势力而坐上了御史中丞的遭到迫害,所以拒绝。第二次又为什么答应?杨慎矜又不愚,人在朝廷,哪能不对当朝权贵低头,何况李林甫有这么欣赏他,杨慎矜再不给面子,想象下场都很惨。
这就是杨慎矜与李林甫关系之间暗藏的嫌隙。
王鉷又是怎么与杨慎矜交恶的?这事说起来杨慎矜有点委屈,所谓的交恶就像是王鉷的独角戏。杨慎矜与王鉷的父亲是表兄弟,所以王鉷比杨慎矜小一辈。起初王鉷官职小的时候,对杨慎矜叫自己小名的行为不以为然,王鉷官职慢慢坐上来,杨慎矜还是在公共场合叫自己的小名,那王鉷就不乐意了。
这是杨慎矜与王鉷之间的交恶。
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杨慎矜才华过人,又性情粗略。通俗来说就是,平素处事大条,可才干过人,挑不出毛病。再通俗来讲,杨慎矜下不去,底下的人上不来。
才华过人定是遭到妒忌,性情粗略就会少了对周围的敏感或者天性之中带有一种达观。杨慎矜面对危险会躲避危险,但处在危险之中,他可能就力不从心了,尤其还面对这“官场暴发户”杨钊和“小李林甫”王鉷的嫉妒。
天宝五年,杨钊私下在唐玄宗面前诽谤杨慎矜,唐玄宗开始厌恶杨慎矜。王鉷“缘上雅意”,便在李林甫面前说杨慎矜的坏话,说凭借陛下对杨慎矜的宠爱很有可能会取代李林甫的地位。李林甫想到杨慎矜依附自己时的不情不愿,开始反感杨慎矜。什么叫恩爱如流水,上半年杨慎矜与李林甫还一同将韦家势力铲除,转眼李林甫就忘记了过往情分,一心要铲掉杨慎矜。
既然唐玄宗和李林甫已经表现出了反感,那就开始搜罗证据了。
天宝六年,杨慎矜是以“复隋”获罪,也就是造反。看,报应不爽,韦坚是怎么被诬陷致死的,他杨慎矜也就是怎么被获罪结束荣华一生的,这种报应还应在后来的王鉷以及李林甫,这些人脑袋上都是造反的罪名。
但杨慎矜“造反复辟”的罪证获得手段倒是说法不一。一种是,杨慎矜的婢女犯了罪,想要杀了他,被人劝下后,就把婢女卖了,不巧,卖到了虢国夫人(那时还未封国夫人)家中。第二种是,杨慎矜的婢女被人看上,因为貌美,虢国夫人(还未封国夫人)也想要这个婢女,于是买回家中。
两种说法的归结点都在这个婢女到了虢国夫人家中。然后这个婢女对虢国夫人说,杨慎矜时不时就在庭院中推演星象。虢国夫人立刻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杨钊,一级一级上报,唐玄宗派人来查,查到了王鉷杨钊等人伪造的“复隋”谶语,坐实了杨慎矜“复隋”罪名。
斗转星移,藏着可是天机。杨慎矜官至御史台主事,有监察百官之职,还需要求神拜佛看星象么。
杨慎矜倒台,位置空了,就在杨钊以为自己可以补上肥缺时,李林甫却选择了王鉷。杨钊怀恨在心,这就为李林甫的倒台埋下了的伏笔。
分分合合,皆是因为利啊。
(欢迎指正文中错误。本文原创,转载请说明。)
本文作者:大侠沽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