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清朝灭亡前少有的利国政策为何却被洋人坑惨?野史趣闻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铁路逐渐发展了起来,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此进入了另一个时代。中国在被帝国主义者打败以后,铁路也在19世纪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的铁路大概是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吴淞铁路,但是仅仅经营了一年,就被清政府想办法拆掉了,不过随着社会的变化,清政府的那些人,也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于是开始兴建铁路。

但是晚清的中国,积贫积弱。铁路这种“吞金兽”是很吃钱的。那没钱怎么办呢?那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向各列强借钱;再有一个就是民间筹资。前者会出卖中国的路权,而后者则相对安全很多。因为当时民间有很多的商人,只要能让这些人联合起来,就能有不小的力量,晚清时期国内有一股买办的风潮,就是因为这次风潮,所以产生了不少的富豪,这些人加起来,也有不少的钱。
其实最开始,清廷准备用政府的钱修铁路。但是当时要应付赔款,剩下的钱还要镇压国内暴乱充作军费。所以中央政府的经济并不富裕。但是很多地方官府,或者是大权在握的清朝贵族,是有不少钱的。
于是在1903年的时候,清政府成立了一个“商部”,把一些铁路的事宜,就交给这个部门管理,算是商办铁路,这个办法还是很不错的,很快全国各地,就成立了商办的铁路公司,政府也很是支持他们。这些人吸引了很多的资金,公司的股东也多了不少,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监管,所以也有很多的弊端。

但是后来商办铁路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进程也很慢,于是清朝就打算,让铁路国有化。并直接向洋人借钱继续修建铁路。但是后来事情就发展成为那些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了百分之三十九的铁路,直接经营的有百分之四十一,清政府在这里,只占了百分之二十的铁路。换言之,中国的铁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基本就已经变相被洋人控制了。以至于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就出现了如果某个军阀不答应自己背后洋人的要求,其想要将兵源运往前线都不能走铁路的怪现象发生......

本文作者:老胡读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