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最成功的“政工干部”野史趣闻
2018-08-19 16:00:28
汉朝的政绩考核
西汉“考功课吏法”中规定:令、丞、尉治一县,崇教化无犯法者,都给以升迁。这规定中“崇教化”说得简练,但做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化,是要为百姓们树立榜样、在行为上进行引导、灌输正面的道理,而达到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
在西汉,可用的宣传手段有哪些呢?是立功德碑、树牌坊?还是发手抄本?到底哪种方法能让百姓们没有接受教育的痛苦,又在不知不觉中明晓事理,让地方风俗正、政务畅通?
王丹的“美教化,移风俗”
汉名臣王丹,在《后汉书》中是个家有积蓄、秉性高洁、乐善好施的人。他治下的区域,百姓和谐、民风淳厚,他在任十多年,用自己的方法做到了“美教化,移风俗。”
他在任为官时,为了鼓励百姓们勤于务农劳作,在农忙时节,自费筹办酒菜,拉到田间地头,慰劳农人。这种慰劳,在农人们看来,是父母官对他们劳动的尊重,也是对他们辛勤的褒奖。这也让因懒惰荒废农事的人,感到羞耻,自我勉力暗自发奋。而对哪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成为乡里不安定因素的浪荡子们,王丹通过融合家族的力量,让他们的父兄一起完成“美教化”的工作,约束、惩戒浪荡子,促使他们投入劳动、生产中去。
面对古老的丧葬风俗,王丹也没有强令扭转或禁止,他参与到百姓们的丧事操作中,为丧家提供办丧事所需的财务,甚至亲自为丧家操办。让百姓们慢慢地习惯了,按王丹的指导去操办丧事。
王丹在任上,坚持十余年用自己的方法“美教化”,使其治理的区域下百姓和谐、民风淳厚。
本文作者:锋能量(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