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翰笙: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野史趣闻

2018-11-04 20:05:45

阳翰笙(1902年11月2日—1993年6月7日),原名欧阳本义,出生于四川省高县,中国内地作家、编剧,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1902年11月2日,阳翰笙出生于四川省高县罗场的一个丝茶商家庭。1915年,就读于高县城关第一高等小学堂。1918年,阳翰笙在叙府联中(现宜宾市一中)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竹村烈女》。

1920年,阳翰笙进入成都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在校期间,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李硕勋等自发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学潮,反对尊孔读经和军阀委派的官僚校长。学潮失败后,他被开除学籍,并被政府通缉。1922年,阳翰笙与童庸生等人在望江楼公园开会,决定成立四川省社会主义青年团,又在成都成立学生联合会;9月,执导话剧《塔》。

1924年,阳翰笙考取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同年,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5月14日,阳翰笙参加四川革命同志会成立大会并被推选为监察委员。1927年,“四一二”事变以后,他先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四军政治部,协助林伯渠等开展工作。“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后,他参加起义军南征,被委任为所属第二十四师党代表,参加了两次会昌战役,后又调任为起义军政治部秘书长。起义失败后,他由海陆丰经香港转回上海;年底,与李一氓参加创造社,共同编辑了《流沙》周刊和《日出》旬刊。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阳翰笙为南方代表团第一团代表,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团成员,章程及重要文件起草委员会委员,剧影组委员,剧音演出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担任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兼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1953年9月23日,全国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阳翰笙被推为主席团成员和秘书长,担任全国文联党组书记。

1954年5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成立,阳翰笙担任副会长、党组书记。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行成立大会。经国务院批准,他与郭沫若、周扬等为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委会会员。1956年2月初,阳翰笙担任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1958年7月,发表四幕话剧《三人行》。1959年4月,阳翰笙被推选为人大代表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9年1月,阳翰笙获得彻底平反;6月,阳翰笙担任政协常委,出席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

1993年6月7日,阳翰笙在北京辞世,享年91岁。(记者 刘佳)

本文作者:宜宾手机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