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李清照化淡妆

历史文献古代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李清照化淡妆

  林清玄先生写过一篇“化妆哲学”的散文,题为《生命的化妆》。文章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化妆的三种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唐朝服饰特点:唐朝女性服饰比现代人讲究

历史文献唐朝服饰特点:唐朝女性服饰比现代人讲究

  相比现代人,那时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很讲究穿衣打扮。“比现代人更讲究,一件衣服做上几年是常事儿。”   就现有史料来看,唐代男女服饰款式复杂、色彩绚丽...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古代学习也有修学分 隋唐时“岁考”不及格者留级

历史文献古代学习也有修学分 隋唐时“岁考”不及格者留级

  隋唐时期的官学开始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律学招收学生的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学习年限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

历史文献 / 2018-05-12

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多长时间建成的

历史文献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多长时间建成的

  *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 1440年(正统...

历史文献 / 2018-05-12

紫禁城建造之谜 紫禁城故宫是如何建造的?

历史文献紫禁城建造之谜 紫禁城故宫是如何建造的?

  紫禁城(Forbidden City)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

历史文献 / 2018-05-12

臣妾是什么意思 “臣妾”一词遭滥用

历史文献臣妾是什么意思 “臣妾”一词遭滥用

  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

历史文献 / 2018-05-12

揭秘清代茶学家 蒲松龄的另一个身份

历史文献揭秘清代茶学家 蒲松龄的另一个身份

  《聊斋志异》不是科举失意的蒲松龄唯一的杰作,他对中国茶和养生学的研究十分到位,他是那个时代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茶学家。蒲松龄写的《药崇书》,专讲茶药的养生与健身。...

历史文献 / 2018-05-12

胡适收入有多高 在文学界高居榜首

历史文献胡适收入有多高 在文学界高居榜首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勇振的《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揭示,胡适的收入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文人之冠。 ...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康熙帝苦命读书成学霸 撰写科学文集《几暇格物编》

历史文献康熙帝苦命读书成学霸 撰写科学文集《几暇格物编》

  自“三皇五帝”开始,到清末最后一个皇帝,在611个帝王队伍里,不乏“圣君”、“英君”、“明君”、“昏君”和“暴君”。这些各色各样、各型各款的帝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

历史文献 / 2018-05-12

苏东坡爱用“呵呵”这一词 一篇文章可用十处“呵呵”

历史文献苏东坡爱用“呵呵”这一词 一篇文章可用十处“呵呵”

  如今,在网上聊天时,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可谁曾想到,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就是“呵呵”爱好者。他曾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古人怎么写年终总结 王羲之希望别人不来家求字

历史文献古人怎么写年终总结 王羲之希望别人不来家求字

  现代人很头疼年终总结,古人亦是如此,历史上,曾经有数不尽的雷人“年终总结”。   蒲松龄的年终总结有些“自私”。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摆茶摊供人喝供人歇,为...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孔子的老师是谁 孔子曾拜7岁鲁国神童为师

历史文献孔子的老师是谁 孔子曾拜7岁鲁国神童为师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清康熙年间...

历史文献 / 2018-05-12

春秋时期美女也有超模范:黄金比例身材修长大腿

历史文献春秋时期美女也有超模范:黄金比例身材修长大腿

  记得当年读温瑞安的《温柔一刀》时,里边对女侠是这么描写的:“灯下的手,灯下的柔荑。”   记者当年正在求学阶段,没有深入做学问的能力与时间,所以没有细细考证过“肤...

历史文献 / 2018-05-12

鲁迅为何说梁启超不配诺贝尔奖

历史文献鲁迅为何说梁启超不配诺贝尔奖

  1927年春,中国和瑞典联合组建西北科学考察团。此前,北大教授刘半农参与了相关谈判和协调工作,实则阻止外国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单独考察。其间,瑞典探测家斯文海定曾与他商...

历史文献 / 2018-05-12

《诗经》开篇写是什么 周文王的恋爱史?

历史文献《诗经》开篇写是什么 周文王的恋爱史?

  世人对周文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广为流传的《封神演义》,“封神”相当于古代的科幻、玄幻,故事精彩好看,但不能当真,也没人当真,因为实际上里面所描述与表达的全是明朝中国人...

历史文献 / 2018-05-12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诗人有许多不同的笔名

历史文献为什么民国时期的诗人有许多不同的笔名

  民国时期的文坛是非常繁荣的,非常有趣的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文人在创作时喜欢用笔名,当时文人的笔名也成了一道争奇斗艳的风景,风姿各异。   民国时期的作家...

历史文献 / 2018-05-12

鲁迅先生一生中究竟挣了多少钱

历史文献鲁迅先生一生中究竟挣了多少钱

  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鲁迅。老师说:“鲁迅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身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再冷的冬天也不戴手套、围巾,一年四季穿一双黑帆布面胶底...

历史文献 / 2018-05-12

古人为何出仕与入仕 出仕与入仕是一个意思吗?

历史文献古人为何出仕与入仕 出仕与入仕是一个意思吗?

  儒士与出仕.....士之学者,以成君子为务。君子者,仁智兼备之人也。君子修身者,修此也。君子出仕,非其欲也,行其义而已。志在行仁,则仕与不仕无不可。有其德者,得其时者,以仕为...

历史文献 / 2018-05-11

古代官员入仕后为何还要学习 前秦每20官员配1位老师

历史文献古代官员入仕后为何还要学习 前秦每20官员配1位老师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采取“学而优则仕”的入仕...

历史文献 / 2018-05-11

《春秋》为什么用季节命名 孔子沿用已有署名

历史文献《春秋》为什么用季节命名 孔子沿用已有署名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为什么用两个季节的名称为其命名呢?有三种说法:   一、古代在春夏季节实行奖赏,在秋冬实行惩罚,那么,各取一个...

历史文献 / 2018-05-11

石桅杆是干什么用的 巴中姜家桅杆保存完整

历史文献石桅杆是干什么用的 巴中姜家桅杆保存完整

  石桅杆是用花岗岩石条凿成方形、圆状石柱,柱上雕刻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貌似船上的桅樯,故名石桅杆,又因像一支笔亦称石笔,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巴中境内完整保存下...

历史文献 / 2018-05-11

什么叫吃九大碗 九大碗的来历

历史文献什么叫吃九大碗 九大碗的来历

  永川松溉古镇,历史上素有“小山城”之美称,承载了厚重的人文遗存和独特的码头文化。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代表性美食不得不提及“九大碗”。   九大碗民间说法不一...

历史文献 / 2018-05-11

古代有涂改液吗 古代用什么修改错别字

历史文献古代有涂改液吗 古代用什么修改错别字

  成语“信口雌黄”和“口中雌黄”中的“雌黄”,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修正液”,在古时用以修改书写中的错别字。“雌黄”与“修正液”所含成分虽然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却是完...

历史文献 / 2018-05-11

倒楣是什么意思 古代考试落第称“倒楣”?

历史文献倒楣是什么意思 古代考试落第称“倒楣”?

  考试过后,榜上有名的学子家里人当然觉得很光彩,门前的“楣”便照竖不误。一旦谁家的学子,名落孙山,这家人会自觉地把“楣”放倒撤去。这就是“倒楣”。   现在人们...

历史文献 / 2018-05-11

倒楣是什么意思 古代考试落第称“倒楣”?

历史文献倒楣是什么意思 古代考试落第称“倒楣”?

  考试过后,榜上有名的学子家里人当然觉得很光彩,门前的“楣”便照竖不误。一旦谁家的学子,名落孙山,这家人会自觉地把“楣”放倒撤去。这就是“倒楣”。   现在人们...

历史文献 / 2018-05-11

热门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