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十常待:东汉末年的十常待分别指谁历史文献
2018-06-30 14:30:42
十常侍,指的是东汉汉灵帝时期的宦官,公元168年,年仅十一岁的汉灵帝登基为帝,但是皇帝即位之时大都还是幼儿,权力被外戚掌握,皇帝长大之后培养宦官势力与外戚争权,陷入恶性循环。可以说东汉的灭亡与这十常侍是份不开的。那么,东汉时期的十常侍是谁呢?东汉末年的十常待分别指谁?一起来看看吧。
段珪与张让、赵忠等人朋比为奸,党同伐异,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引起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不满。何进谋诛宦官,却不纳曹操、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宦官集团查知。张让、段珪等人先下手为强,斩杀何进于嘉德殿前,却也引起了京师的变乱。袁绍等人趁机带兵冲入皇宫,大肆诛杀太监。洛阳卫军变乱后,段珪与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出逃,后被杀。
在抗战初期曾被认为是汉奸的张自忠是怎么死的?
细数历史上那些你不知道是奸臣还是忠臣的人
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宦官。本籍魏郡,家族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汉顺帝初年,曹节以西园骑之职,升任小黄门。汉桓帝时,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
建宁元年(168年),因迎奉汉灵帝之功,封为长安乡侯。同年与长乐五官史朱瑀等诛杀窦武、陈蕃等人,升任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
光和二年(179年),担任尚书令。光和四年(181年),曹节去世,追赠车骑将军。
熹平元年(172年),有司举奏侯览专权骄奢,下诏收其印绶,随即自杀身亡。其阿附者皆免官。
蹇硕(?—189年),东汉末宦官。中平五年(188年),蹇硕为上军校尉,灵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对其特别信任,并以其为西园军元帅,领导袁绍、曹操等八校尉,以监督司隶校尉以下诸官。蹇硕虽然握有兵权,但对何进非常畏忌,曾和宦官们一起说服灵帝派遣何进西击边章、韩遂。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但因手下司马潘隐与何进有旧对何进使眼色而失败。刘辩继承帝位后,蹇硕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写信欲合谋除去何进兄弟,因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且何进及何皇后发迹亦有其功劳于是亲信何氏便怂恿赵忠等人不听蹇硕之计,且将蹇硕的书信告知何进,何进于是便派黄门将之诛杀,其部下士兵亦被何进所领。
夏恽(?—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据《三国演义》记载载: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郭胜,南阳人。汉灵帝时为中常侍,与张让、赵忠等狼狈为奸,并皆封侯。曾助同乡何进贵幸。后被袁绍等人率兵诛灭。
东汉末年的十常待分别指谁?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十常侍指的是指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十常侍推动了汉朝的灭亡,也可以算是加快了历史的进步,引起了新的政局和革新。以下是东汉末年的十常侍简介
张让,东汉末年,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颍州(今河南禹州)人。他从宫中一杂役太监,逐步爬上太监首领中常侍。他怂恿昏君汉灵帝刘宏设立“四园卖官所”,公开卖官敛财。又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专供灵帝淫乐,哄得灵帝喜笑言开。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灵帝发现,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来蒙骗灵帝,这个昏君竟然确信,还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货色。
张让率领十常侍,颠倒黑白除异已,捏造罪名杀朝臣,终于引起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不满。张让又先下手为强,诱杀何进,导致京师卫军变乱,杀尽宫中几千太监,张让也走上绝路,投身黄河。
封谞,字不详,东汉末年宦官,汉灵帝中平元年为中常侍,信黄巾道。约为黄巾起义的内应,事情败露被杀。
段珪与张让、赵忠等人朋比为奸,党同伐异,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引起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不满。何进谋诛宦官,却不纳曹操、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宦官集团查知。张让、段珪等人先下手为强,斩杀何进于嘉德殿前,却也引起了京师的变乱。袁绍等人趁机带兵冲入皇宫,大肆诛杀太监。洛阳卫军变乱后,段珪与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出逃,后被杀。
历史网相关推荐: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奸臣在抗战初期曾被认为是汉奸的张自忠是怎么死的?
细数历史上那些你不知道是奸臣还是忠臣的人
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宦官。本籍魏郡,家族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汉顺帝初年,曹节以西园骑之职,升任小黄门。汉桓帝时,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
建宁元年(168年),因迎奉汉灵帝之功,封为长安乡侯。同年与长乐五官史朱瑀等诛杀窦武、陈蕃等人,升任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
光和二年(179年),担任尚书令。光和四年(181年),曹节去世,追赠车骑将军。
熹平元年(172年),有司举奏侯览专权骄奢,下诏收其印绶,随即自杀身亡。其阿附者皆免官。
蹇硕(?—189年),东汉末宦官。中平五年(188年),蹇硕为上军校尉,灵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对其特别信任,并以其为西园军元帅,领导袁绍、曹操等八校尉,以监督司隶校尉以下诸官。蹇硕虽然握有兵权,但对何进非常畏忌,曾和宦官们一起说服灵帝派遣何进西击边章、韩遂。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但因手下司马潘隐与何进有旧对何进使眼色而失败。刘辩继承帝位后,蹇硕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写信欲合谋除去何进兄弟,因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且何进及何皇后发迹亦有其功劳于是亲信何氏便怂恿赵忠等人不听蹇硕之计,且将蹇硕的书信告知何进,何进于是便派黄门将之诛杀,其部下士兵亦被何进所领。
夏恽(?—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据《三国演义》记载载: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郭胜,南阳人。汉灵帝时为中常侍,与张让、赵忠等狼狈为奸,并皆封侯。曾助同乡何进贵幸。后被袁绍等人率兵诛灭。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十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