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是哪三大:汉武、开元、乾隆历史文献

2018-06-29 16:00:37

  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间段,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上,曾经出现过三大盛世,那么您知道是哪三大吗?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文景之治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赶快跟随历史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唐太宗贞观之治图片
唐太宗贞观之治图片

  三大盛世之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的23年盛世。唐太宗继位时,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大量流亡。唐太宗实行以人为本的开明政策,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贞观初年,唐太宗一方面大规模精兵简政,淘汰庸员,将中央官吏由2000人减少到600人,另一方面多次下达求贤举才的诏会,以种种形式发现和使用人才。在他重用的高官中,魏征、张亮等人出身寒门,杜淹、李靖、秦叔宝等人甚至来自于敌对的政治集团。最可贵的是,唐太宗重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作用。《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对侍臣强调“国以民为本”,当时名臣马周上书时也指出“治天下者以人为本”。唐太宗认为自己皇帝的地位,不是来自于上天授予,而是来自于人民推举。“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这些观点极具进步意义,有效地缓解了阶级矛盾。

  三大盛世之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文景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宽慈待民的众多社会政策上。为了提高民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汉文帝下令免除田租赋税的一半,由汉初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后来还免除农民的土地租税。文帝在减免税收的同时,还采取一定政策改善社会底层人民生活。《资治通鉴》记载,文帝在即位当年就给鳏、寡、孤独及穷困之人提供资助,对于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赏赐米、肉和酒。

  三大盛世之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指的是从清朝的康熙皇帝到清朝的乾隆皇帝这100多年时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康乾盛世的出现关键在于开明的用人制度。200万满族人入主中原,一统江山,赢来盛世,一方面是由于极高的统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但至关重要的是满族人能够积极打破民族壁垒,不拘一格重用汉人,并由此赢得汉族官僚和士大夫集团的支持和认可。例如,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在兵败降清后,被清廷委以重任。洪承畴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建议,并招来一批明将明臣为清朝效命,为清朝迅速统一国家并巩固新兴政权立下大功。洪承畴在立功回到北京后,皇帝“特召赐宴及赐大蟒袍、靴袜等项”,太皇太后“特恩赐宴”。他死后,清廷“赐祭莽如例,谥文襄公”,还立碑称赞他是“贤良之臣”。如此重用前朝重臣在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 
  写完这些介绍后,小编来总结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分别指的是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康乾盛世,你记住了吗?

  历史网延伸阅读: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周朝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