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揭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历史文献

2018-07-16 15:30:51
    周人是一个后起的姬姓部族,兴起于今陕甘一带,十分重视农业。而周人也称周族,那么,你知道周族最早起源与哪里的吗?是不是在今陕甘一带?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又有什么关系呢?以上问题小编将一一为您解答。

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揭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

    周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渭水有很多支流,漆水、沮水之间,上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传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姜嫄,有邰氏女,出野,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后来弃就留在他母亲的氏族中,安家立业,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即有邰家室"。
    后稷诞生的传说,反映出周人在后稷以前,尚未脱离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阶段。从后稷起,古文献上便记载着周人父系祖先的名字,这些名字,显然是周人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标志。
    《诗经》上说,后稷长于种植,他种植的稷、黍、麦、豆、瓜、麻等农作物部长得很茂盛。古书上又说帝尧曾举弃为农师。这些传说反映了在遥远的古代,周人在耕作技术方面是颇为擅长的。
    自后稷十几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栒邑)。《诗经》上说,当时周的整个部落成员到豳以后,在那里建立庐舍、豕牢,然后在靠近河流的原野,开拓田畴,划分疆场,分配土地,继续他们的农业村社生活。
    周人迁豳后,就渡过渭水,"取厉取锻",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并开始"彻田为粮"。所谓"彻田为粮"就是强制村社的人民用劳役的形式提供地租。
    自公刘九传至公亶父,这时被称为戎狄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流域移动,周人受到他们的压迫,公直父率周人去豳,而迁居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和周人同时迁徙的还有其他邻近的部落。迁居岐山后,周人的社会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营城郭,建室屋,设官司,并把各部落的人民分别组织在很多被称为"邑"的地域性组织之中,即所谓"以邑别居之"。看来周至公直父时,已粗具国家雏形,所以后来的周人称公亶父为太王,尊奉他为周王朝的奠基人。

周族兴起于什么地方?揭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周族的起源

    周族是活动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部族。传说周人与殷人出于同一族源。《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女,为帝喾次妃”,《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按此则周与殷同出于帝喾部落,周人的祖先“弃”和殷人的祖先“契”是同父异母兄弟,二者同祖同宗。但是,关于“弃”和“契”的出生,司马迁接下去写到,“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①,“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②,传说殷人始祖契是因其母吞玄鸟卵而生,而周人始祖弃则是其母践巨人迹感孕而生。
    这则神话传说反映出殷、周二族的图腾崇拜可能完全不同。一般来讲同祖同宗之间的图腾崇拜亦应基本一致。图腾崇拜的区别显示出二者并非出于同一源头。
    现代考古发现亦表明,先周文化是一支在陕西西部至甘肃东部一带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并随时间而逐步向东推移,其早期并未与商文化发生太多的联系。先周文化的面貌,特别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与商文化的同类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的文化渊源显然根本不同。
    周族起源于中国西部黄河中上游的陕甘地区,殷人则崛起于中国东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在古今并无异议。可见周与殷是两个居于不同地区分别发展起来的不同部族,二者的交往由少到多,文化面貌亦由差别巨大而逐渐相互吸收对方因素到最终融合到一起,共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据《史记》可知先周世系依次为:弃(后稷)——不密——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文王)
  弃是周人的第一个男性始祖,传说是其母姜原外出践巨人迹感孕而生的,为此其母“以为不详,弃之隘苍,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蔗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③显然这是一则神话传说,夹杂着许多理想化的成份,但是它或许反映了周人从弃开始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传说弃在儿时便喜好玩种植农作物的游戏,长大后遂擅长于农耕,并被帝尧任命为农师,到帝舜时弃被封于邰这个地方,号曰后稷,大约在整个夏代,周人世代为后稷之官①。这些传说或许反映出周人早在夏代就是一个善于农耕的部族。史载到夏代末年,周先公不窋时,天下大乱,不窋失去后稷的官职,被迫西迁“自窜于戎狄之间”②,与当地的戎狄族杂居在一起,并与羌族的姜姓部落结成联盟,互相通婚。不窋死后,其子鞠立,鞠死后,其子公刘继任周族首领。公刘虽居于戎狄之间,但他重修后稷之业,尽力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口日渐增多。在此基础上周族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其军三单”,即部落成员分成三班轮流服兵役,过着亦兵亦农的生活。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公刘率众迁到豳这个地方。公刘迁豳是周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③。公刘因此成为周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诗·大雅?公刘》专门歌颂了公刘的业绩。公刘之后经过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等几代再传至高圉、亚圉、公叔祖类等世。这时正值商王武丁在位,卜辞中常有“周侯”的记载,大概此时周人已受封于商,成为商王朝西方的一个重要与国,并与之建立了密切联系。
    周人向商王朝贡献赋役,参与商王的田猎活动,商王也经常向周人发布命令。频繁的往来使周人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商文化,促进了周人的发展进程。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