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对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态度转变历史秘闻

2018-06-21 17:30:42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蒋介石与尼克松和毛泽东的晚年恩怨

  在2016年台湾二二八纪念日之前,有人又将蒋介石的雕像涂上白漆,恶搞成肯德基的老爷爷,而与此同时,台湾民进党也在叫嚣,要拆除中正纪念堂,而且在当年陈水扁执政时期,也大量的拆除了蒋介石的雕像,说他是“丢掉中国的人”。如果不以功业的成败来作为对人的唯一评价标准,用客观一些的眼光来看待,蒋介石依旧是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格局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并且在二战期间,担任了盟国亚洲战区的最高长官,为打退日本侵略者和世界的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蒋介石与毛泽东

  蒋介石、毛泽东与尼克松的联系

  4月5日是蒋介石的忌日,抛开他年轻时的热血,中年的权力斗争,今天我们只谈谈他的暮年往事。蒋介石于1975年逝世,而在这之前,整个七十年代最重大的事就是中美关系的修复和建交。在尼克松与毛泽东的会面背后,隐藏的却是蒋的无奈。而蒋介石人生的最后五年,甚至他败退台湾之后,也都一直都在围绕着中美的关系打转。从蒋介石日记的逐步披露和解密,我们也能更多的了解中美建交前后,蒋介石与毛泽东和尼克松之间复杂的关系与情感。

  早在尼克森(即尼克松,按:台湾音译人名与大陆有所区别)上任之初,就曾经在华沙会议上对中国大陆示好,但当时的蒋介石依旧对尼克松十分信任,甚至在1970年5月31日的日记中写下:“尼克森对政治权术无所不为•••惟其内心对反共不至完全放弃,据此一点尚可有希望。”虽然此时的他早已经知道美国和大陆之间有所联系,但对尼克森还很有信心,可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超乎了蒋的预料。1971年七月份基辛格秘密访华,使得蒋大为光火,而接下来尼克松给他发的一份电文,更是让他怒不可遏。尼克松的电文中说到,他已经决定对北京进行访问,而对于此事没有告知蒋,他也“深表遗憾”,但是他还解释说,依旧会保证美国对台湾的一切原有保护不变,继续保持与蒋政府的友好关系。蒋介石此时除了无奈与痛恨,也无计可施,只好暂时忍耐。

蒋介石、毛泽东与尼克松

  尼克松支持毛泽东,反对蒋介石

  马上在9月份,尼克松宣布提出,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同时也反对任何人将台湾中华民国政府排挤出联合国的方案。可是他也深知,一旦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就一定不会容忍同时存在的台湾政府,而蒋介石这样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也在法案宣布后,毅然决定,退出联合国,并且也不会再对尼克松抱有任何期望。而尼克松又反复的对基辛格说道:“我们没有出卖福尔摩沙(即台湾),我们一点也没有。”这其中的意味也只有尼克松自己明白了。

  终于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与毛泽东会面了,当他们谈论到蒋介石的时候毛泽东说:“我们也跟他(蒋介石)吵,跟他打,但蒋和我依然坚持一个中国”。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蒋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任何企图分割两岸的政客的威胁。随后尼克松又与周恩来进行了会面,协商并确定了后来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但此时的蒋却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在蒋的想法中,大陆和美国即使改善关系也不能这么大幅度的进行大跨步式的飞跃。因此在三月份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公开称美国总统为:尼克松小丑,而在蒋之后的所有日记中,都称其为“尼丑”。

毛泽东与蒋介石晚年相似

  毛泽东与蒋介石晚年相似

  纵观两岸在1949年之后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蒋经国在1969年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身份在访问美国时对基辛格暗示到:“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共有情报接触。”到70年代之后的两岸炮战与台湾所保留的“福建省政府”以及张治中在建国时留在大陆的表现,确实让人迷惑不解,但历史不能过多的假设,只能等待历史证据重现的时刻。

  经过大陆和美国建交一事,蒋介石的身体越来越差,因为对泌尿系统做了手术,会在开会时小便失禁,所以他都是在下属走完之后才起身离开。无独有偶,晚年的毛泽东,身体状况很差,在长时间开会后甚至不能站起,同样是等其他人走完才能起身,而这样相同的晚年,或许也代表了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一些相似之处吧。

  1974年8月9日,被蒋介石最后人生岁月憎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而引咎辞职。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士林官邸逝世,据台湾记载,是夜风雨大作,雷电交加。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此篇文章是中国历史网合作作者原稿,未经中国历史网的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新闻媒体不得对该文章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中国历史网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