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民间祭祀方式历史文献

2018-04-19 16:00:10

民间祭祀活动首先由参祭民众推选德高望重的老者担当主祭、助祭、司仪和执事。祭祀前,须斋戒三日,沐浴净身。祭祀日,祭祀场周围插龙牙旗、彩旗。神农雕像前居中安置香案,设大小香炉。

案上摆放三牲——牛头、猪头、羊头。另供鱼、公鸡、五谷。供品盛于铜盘之中,盘内铺杏黄绸缎,案旁依次置放烛台、爵、盆、帛等祭器。备有酒、时蔬、糕点、瓜果、大香烛、火纸。

参加祭祀活动的一般在百人左右,来自不同村湾。自发参加祭祀活动的还有周边群众千余人。

主要议程有:恭读颂文。司仪唱祝,恭颂祭文,祭文基本内容都是歌颂、感谢炎帝神农的功德,祈求炎帝神农的护佑。执事将祭文交由主祭,主祭面对神农雕像肃立,净心,助祭二人分立两侧,肃立。主祭双手捧祭文颂读。读毕将祭文交由助祭在大香炉中焚化。敬献花篮和供品,敬奉高香。司仪唱祝,敬奉享酒三盅,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炎帝神农。

大礼叩拜。全体参祭人员在主祭带领下跪下,三叩九礼,主祭进前将爵中享酒淋撒于地,以飨先祖。

最后是狮龙娱祖。另有划旱船、踩高跷、骑盲驴、蚌鹤斗。较有地方特色的是板凳龙。板凳龙是在木长条凳上扎上龙首龙身,由三人执凳腿舞动(两人执凳前腿,一人执凳后腿),一般做五条板凳龙共舞。

本文作者:楚天快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