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文字是怎样的?夏朝的文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历史文献
文字是图像信息记录的载体,中国自仓颉受黄帝之命造字,就已有文献典籍记载等方面的记载,但是,说也奇怪,自黄帝时期开始就已出现文字,但是,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有关于夏朝文字的记载还真是没有啊,
不过,虽说考古挖不出夏朝文字,就说夏朝文字不存在,这结论是不能成立的,考古在二里头遗址挖出了刻划符号此种迹象表明,夏朝是确有文字存在的,但是,夏朝的文字是怎样的呢?夏朝的文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一起来看看吧。
夏朝的文字是怎样的?
国内学者马贺山认为夏朝传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传统文字学所谓的“六书”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备,是其文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决不会是从天而降的,在它之前应有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先商时代,文明程度高于商族的夏族统治者,也应有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这才符合文字发生与演变的规律。
夏朝的文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已发现的一些陶器符号,具有明显的文字特征,有的还被释读。而龙山时代从年代学上看正处在夏朝之前,那么与其紧相连接的夏朝亦应有其文字使用,且应比龙山时代的陶符文字更为发展和进步。其三,在夏代的考古材料中,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亦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这些情况表明,夏朝有文字使用,当不是凿空之谈。
夏朝的文字存在证
史书记载,关于夏朝文字的记载,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
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都提到了“仓颉造字”。尤其是汉代的纬书,也记载了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西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史皇产而能书。”高诱注:“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许慎《说文解字·叙》也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在《春秋元命苞》一书中,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以上是小编根据夏朝的文字是怎样的以及夏朝的文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等问题所做的相关解说,如您还想要了解更多与夏朝文字有关等事迹,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夏朝的文字是怎样的 夏朝的文字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