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 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历史文献

2018-06-12 17:00:22

  钱币,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人类用来交换商品流通的工具。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剧中人物用的光滑闪亮的银子,尤其是那种金光闪闪的黄金。其实在古代,古人们当时用的金银并不是剧中那样,作为货币的一种,黄金白银都很实在,都只在乎其重量,不注重外观,就只有官家的金银才会比较看重卖相。

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一两黄金是多少钱?一两银子又是多少钱?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其实很多人都是毫无概念的。尤其是现代的影视剧中,夸大了对当时古代人民的收入,比如寻常百姓人家吃一顿饭就花掉了3两,富家公子哥因赌博就输光了上千上万两银子,要知道在万历年间(明朝)国库的年收入才200万两左右,而且这个数据是在经过明朝大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具体数字。其实有看过一些古籍文典的朋友们应该可以发现,一两银子对于当时古代的货币价值来说,价值是非常高的。而黄金对于当时古人来说,更是稀有之物,所以价值比一般的白银要高出十倍之多。

  因为各个朝代的银两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按照现在一般推算,货币价值都是采取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方法来计算的,也就是中国古往今来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大米。据史记记载,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两石大米,当时的一石大约等于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按照现在我国的大米物价来算,一斤米大概1.75元左右,这样就可以算出当时明朝的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与明朝相比,唐朝的一两银子价值就比其高出太多了。唐玄宗李世民贞观年间,物质文明基础极其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按照一两银子的价格换算就是1000文铜钱,就能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也就是20石。唐朝的一石米大约是59公斤,按照我们今日米加来算,1.75元一斤,一两银子就等于人民币4130元。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货币膨胀,米价升到了10文一斗,也就是当时一两银子已经降到等于人民2065元。

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 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到了宋朝,当时的钱币制度较为混乱,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由于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工商业较为发达,因此对货币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而且对于银子的产量都没有向现代这样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对宋朝的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混乱。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假如按照2000个铜钱折算成一两银子计算,那么一石米价就是300—600文钱。一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到8石大米,按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等于现在人民币924到1848元不等。

  在清朝中晚期间,由于国外的大量钱币流入中国,导致当时银两的货币价值就下降到了不到明朝时期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两银子等于200元人民币左右。当根据史记上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每年的世界银产量有百分之七十多都都被用来购买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除了中国的银两,还有来自许多西方国家的银币,简称“银洋”。

  综合上面几个朝代的发展情况,一两黄金等于十两银子,我们可以按照现在人民币的换算得知:在盛唐时期一两银子等于人民2000~4000元,北宋中期600~1300元,明朝中期600~800元,清朝中晚期150~220元。

  以上是根据史记相关等古籍所描述的内容简述,本内容源自中国历史网()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