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官职表简介 春秋时期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历史文献
2018-06-06 20:30:16
春秋时期是由奴隶制转换为封建制度。从执政体制有一定的转变,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那么春秋时期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情况吧。

春秋时期官员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中央机构日益完善。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太师:一人,上古官名,位三公,金印紫绶。主各类仕事事务。为官大小,或贤或能,皆由其判定。
少师:一人,上古官名,位九卿,银印青绶。主辅佐太师各类仕事事务。
御史大夫:一人,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主爵中尉:一人,秦官,银印青绶,掌列侯,秩二千石。
典属国:一人,秦官,银印青绶,掌蛮夷降者,秩二千石。
廷尉:二人,秦官,银印青绶,掌刑辟,秩二千石。
将行:一人,秦官,银印青绶,掌保举人材,或用中人,或用士人,秩二千石。
宗正:二人,秦官,银印青绶,掌亲属,有丞,秩二千石。
九译令:二人,秦官,铜印黄绶,掌通译蛮夷语言,秩六百石。
左、中、右监,各一人,秦官,铜印黑绶,佐廷尉掌刑辟,秩千石。
以上是关于春秋时期官职的信息,如你想了解更多春秋时期的历史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春秋时期官职表简介 春秋时期官员等级是怎么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