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木牌楼?盘点北京现存的木质牌楼历史文献
牌楼是什么?牌楼是汉族传统建筑之一。最早见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来在园林、寺观、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国牌楼最多的城市。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北京现存有那些牌楼。(更多阅读请关注历史网:大历史)
牌楼是昔日北京城里街道上的重要建筑物,它装点并衬托着这座老城的美丽与端庄。直到解放前跨与街道上的木牌楼有:前门外的五牌楼、东交民巷牌楼、西交民巷牌楼、东公安街牌楼、司法部街牌楼、东长安街牌楼、西长安街牌楼、东单牌楼、西单排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帝王庙牌楼、大高玄殿牌楼、北海桥牌楼、成贤街牌楼、国子监牌楼;临街的牌楼有:大高玄殿对面的牌楼、鼓楼前火神庙牌楼。而现今这些牌楼中,除成贤街牌楼和国子监牌楼四座外,其余已经都被拆除了。民国时期拆除了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并将部分牌楼改建为混凝土结构,它们是前门外五牌楼、东交民巷牌楼、西交民巷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成贤街牌楼、国子监牌楼、北海桥牌楼。
那些北京现存的牌楼
北海公园内的牌楼
北海公园永安大桥两侧的“积翠”“堆云”牌楼
北海公园永安寺“龙光”“紫照”牌楼
北海公园琳光殿前面两座牌楼
北海公园琼华岛智珠殿下面的牌楼
北海公园智珠殿后面有四座两柱一门三楼牌楼
颐和园的牌楼
在北京那些被拆除的牌楼
1950年在天安门道路展宽工程中,北京市建设局拆除了东公安街和司法部街的两座牌楼,这两座牌楼是袁世凯登基时建造的纪念牌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拆牌楼。
1952年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此问题由公安局交通管理处首先提出。他们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影响交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议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拆除牌楼。
1954年开始拆除帝王庙景德坊、东西交民巷牌楼、打磨厂西口、织染局西口、船板胡同西口、辛寺胡同南口、东西长安街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大井砖牌楼。1955年拆除大高玄殿两座跨街的牌楼、金玉栋牌楼。
1956年在景山前街道路加宽工程中,大高玄殿对面牌楼及习礼亭被拆除。至此,北京城内所剩跨于街道上的牌楼仅有4座,即两座成贤街牌楼和两座国子监牌楼。此后再未拆过牌楼。各个公园内的牌楼解放后没有拆除过。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内恢复了一些牌楼,例如前门大街五牌楼、大高玄殿对面的牌楼、大高玄殿前马路上的牌楼改建在市委党校、帝王庙景德坊改建在首都博物馆等,另外还新建了一些,例如王府饭店门前、钓鱼台国宾馆、南海子公园、北宫森林公园内“北宫山庄”牌楼等。现在新建或是恢复的牌楼全是用水泥建造,但样式完全仿照木质结构所以仍叫木质牌楼。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什么是木牌楼 盘点北京现存的木质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