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文豪曾写过煤炭?历史文献
煤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能源之一,如今煤老板已成为巨富的代名词。煤炭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那么,曾有过哪些大文豪与煤炭结过不解之缘呢?

中国最早的专门以煤炭为题作诗的,当属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石炭》一诗。苏东坡早在900多年前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诗,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煤 炭最早、最具有文献价值的文字记载。苏东坡在这首诗的序言中说:“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遗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 也。”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当时苏东坡为徐州太守。《石炭》诗曰: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石炭》写出了徐州人采煤的热火朝天、兴高采烈的场面。古代人认为煤近乎石,故称之为石炭,以区别于木炭。石炭这一称呼,出自魏晋时代并流传至今。石炭 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名称。《石炭并序》中提到的白土镇,在徐州西南25公里处的萧县境内。一首诗便让这个山区小镇闻名于世。据萧县地方志记载,白土镇因产 白色高岭土而得镇名,现有人口三万余,辖17个行政村,曾是唐代的陶瓷生产基地。北宋元丰元年,工匠在挖白色陶土时,发现了煤炭,时值苏轼知徐州,萧县是 徐州辖境。
苏东坡是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领导,他上任后的当年冬天,天降大雪,寒冷异常,柴薪燃料严重匮乏,别说冶铁,就连 居民的取暖做饭都成问题。苏市长体察民间疾苦,积极组织人力,去找煤了。于是便有诗序中所叙之事。苏东坡不愧是豪放之人,寻找煤炭资源的艰辛只字不提,但 以煤炭造福百姓的兴奋跃然诗中。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也写过煤炭。他在《归田录》里有这样的记载:“有人遗余清泉香饼一筪者,(蔡)君谟闻之,叹曰:‘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清泉,地名;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绝。”
当时人们的生活普遍比较富足,宋朝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而不是用木材生火做饭取暖了。当时西方都是用木头劈柴生活作饭取暖。“汴都 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光曾批评世风奢靡: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说,当时一位欧洲 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汴梁一个看守城门的士兵。

欧阳修笔下的“香饼”,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清代汪价 的《中州杂俎》等书中均有相关记载。如杨慎《升庵外集》载:“捣石炭为末,以轻纨筛之,以梨汁合之为饼,燃之可以终日。”其他如“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 纨”、“香散绮幕雕金炉”等等也提到了香饼。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杂著多至100余种。他的 主要作品有《升庵集》81卷、《升庵外集》100卷、《升庵遗集》26卷、《升庵长短句》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但最为出名 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被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用于卷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煤炭业至明清已取得长足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也更富于创造和想象,他们已经把矿井和幽冥神鬼世界联系起来了:不见天日是二者相通之处,封建社会矿工的困 苦生活也绝不逊于“地狱”之态。作这一比喻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大成者。《聊斋志异》卷十中有一篇题为《龙飞相公》的小说是以煤井为题材,然后佐以 神鬼传说的渲染。在《龙飞相公》一文之后,蒲松龄借异史氏之口道明了真相。他说:“余乡有攻煤者,洞没于水,十余人沉溺其中。竭水求尸,两月始涸,而十余 人并无死者。”这就说明了确有实事,并且,蒲松龄在最后还说了为何十余人能够生还的原因。
近代以来,鲁迅先生是对煤炭着墨最多的大文 豪。鲁迅青年时代曾就读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矿业学院之类的学校,学的是采煤开矿一类的专业,有他的话可以证明:“我首先正经学 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鲁迅先生写过专业的有关煤炭的论文和著作,他曾独著《中国地质略论》,并与与顾琅合著《中国矿产志》等 等。在《中国矿产志》里,鲁迅先生对开平煤矿(即今开滦矿务局)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的地理位置、沿革、煤层及倾斜度等等,并在与日本相比之后说,“顾 其量,则甲东洋一切煤矿”。《中国矿产志》还被当时学部批准为中学堂的参考书。
在其著作中,鲁迅先生还深切地关心和同情着煤矿工人的 生活状况。他在《朝花夕拾?琐记》里说,“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是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 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地工作着。”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旧中国煤矿的落后和凋蔽以及煤矿工人的艰难困苦描绘出来了,鲁迅真不愧是世界级的大文豪。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哪些大文豪曾写过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