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和画家的结合:克洛德·西蒙历史文献
克洛德·西蒙生于“一战”期间。西蒙分别在巴黎、牛津、剑桥学习,后亲赴战场。1940年被俘后逃生,战后他到苏联、欧洲、中东等地旅行,归国后从事葡萄种植业,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作品有:《弗兰德公路》、《农事诗》等。
文采洋溢
西蒙的作品文笔独特,其小说极富个性地向世人展现了上个世纪的惊人历史画卷,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家,西蒙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享誉文 坛。“新小说”流派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主张作家摆脱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传统小说对时空结构和叙述顺序的限制,采用意识流和虚实交错、时 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克洛德·西蒙的人物不愁分身乏术,不但可以意志脱离身体天马行空,也可以身体独立于意志而擅自行动……
克洛德·西蒙往往是用一支笔来叙两件事,于是他比较喜欢使用括号内的话表示同时发生的第二件事,他有时不但叙述两件事,还要叙述第三件事,让读者十分顺 畅地过渡到下一个情景中去。在“新小说”派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西蒙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能他此前的习画经历对小说创作也颇有影响。《大酒店》里只有几个面目 模糊的人物,看不到明白的情节脉络。整个小说内容无头无尾,但是片断情节有声有色。西蒙向读者讲述的不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朦胧飘忽的印象。小说 中,词与标点等组成和谐,给人以视觉厚度。
获奖理由
“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垂世名言
“从那以后,我似乎丧失了时空的观念,一切都再也搞不清楚了。那个噩梦般的战争看起来似乎是很遥远了,就像没有印晒好的、过度曝光的旧影片。幽灵般的骑兵梦游似的马,不是在前进而是举起脚又圆地方下,似乎并未在大地上移动。” ——《弗兰德公路》
光辉品格
西蒙沉默寡言、不善外交、甘于寂寞,专心创作出很多佳作。他的作品受到很大争议,这或许和他的性格也有关系。他丝毫不受影响,以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成功的创作,用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环境。
本文作者: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