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黑暗的揭露者:威廉·戈尔丁历史文献
威廉·戈尔丁,英国小说家。他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门从事写作。作品有:《继承者》、《蝇王》等。
文采洋溢
戈尔丁的小说富有哲理,他十分注意观察和研究人性“恶的一面”,从人本身存在的缺陷中去探索社会制度缺陷的根源。由于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亲眼目 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战后西方世界人的精神生活的失落和价值观念的崩溃,戈尔丁强调了这样一种悲观的观点:人类的一切灾难都是由人的邪恶本 性造成的。人的邪恶本性尽管在文明社会中得到抑制,但文明是脆弱的,往往无力使它改变,它最终很有可能还会毁掉文明社会的秩序。戈尔丁被称为“寓言编撰 家”,他常在小说中运用想象、比喻、象征等手法编写现代寓言。他的小说虽然存在有关人性邪恶的道德说教,但同时又充满了叙事的喜悦和丰富的色彩,既有辛辣 的讽刺,也有喜剧的幽默。
《蝇王》是戈尔丁的成名作,是寓言体小说中最负盛名的象征主义杰作。奇特的构思,深刻的主题,使它突破了传 统小说的模式。《蝇王》充分显示了寓言小说的特点,人物、情节无不带有象征意味。《蝇王》所具有的多层次的象征性和哲理、宗教和神话的色彩引起了读者种种 联想,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各种可能,这正是小说独特而永久魅力的所在。
获奖理由
“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垂世名言
“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 ——《蝇王》
光辉品格
戈尔丁参加过二战,目睹过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行径。他对战争深恶痛绝。因此,他以人和社会为关注焦点,总是探寻人类的弱点,对人类的本性和社会危机严肃思考和表达深切忧虑。
本文作者: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