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的典故 溜须的由来历史文献
2018-05-22 17:00:12
北宋年间,真宗赵恒在位,大臣丁谓靠献媚邀宠,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仍然位列宰相寇准之下。所以,他对寇准还是毕恭毕敬,看其眼色行事。不过,寇准对他的这一套为人非常厌烦。
有一次,丁谓和寇准一块在内阁吃饭。丁谓看到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饭粒,便赶忙上去为寇准溜须拂拭,并盛赞寇准的胡须如何如何好。寇准又好笑又好气,实在忍不住了,便随口说道:“参政是国之大臣,难道还有为首长溜须的宰相吗?”
当时羞得丁谓面红耳赤,无言答对。此事一经传开,人们便称丁谓为“溜须宰相”。“丁谓拂须”也就成了一个典故。
后来,“溜须”就作为讥笑阿谀奉承的俗语流传开了。由于它与“拍马”的意思相同,所以,人们常常将它们连用。
本文作者: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