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防蚊?古代有蚊香吗?历史文献
2018-04-30 12:30:26
在里约奥运会的备战的中国运动员中有很多是备了蚊帐去里约。当然夏天一到蚊子就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为了防止蚊子的叮咬,在我们通常用的最多是蚊香。那么古代有蚊香吗?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古人为了能够对付蚊子发明了蚊帐和蚊香。其中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以及要燃香祭祀的习俗有关。早年的端午节人们除了要在自家门口插上艾草之外,还要把雄黄酒涂在自己的身上,来防止蚊子叮咬。
最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朝。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该就是最早的“蚊香”了。其中雄黄就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最为广泛的杀虫剂。
明末的《谭子雕虫》中记载:“蚊性恶烟,旧云,以艾熏之则溃。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鳗鳝鳖等骨为药,纸裹长三四尺,竟夕熏之。”说明古代人们确实曾经把端午节挂在门外的艾草作为熏蚊的材料。当然,蚊香的产生可能与艾在针灸术上的运用有所联系。
宋代的蚊香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的江南地区,已经有了由艾蒿粉、烟叶粉、松香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制成的蚊香出售了。
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真正的烧香,因为汉代已经有了香炉。初次之外,史籍记载,汉代曾经通过焚烧“月至香”来“避疫”。说明烧香已经从“与神明沟通”有了“避疫”的功能。
本文作者: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