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也说普通话吗 古代如何推广普通话历史文献

2018-04-29 21:00:26

  在古代,每个地区大多都是用方言交流,这样让地方的人们交流并不通顺。但是朝廷为了普及人们说普通话,也是大力推广。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古代朝廷如何推广普通话。

古代人也说普通话吗 古代如何推广普通话

  1728年,雍正帝的“正音书馆”成立起来,他力主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将汉民族共同语,旧称“官话”推行下去。他规定,读书人 听不懂和不会说官话,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看来这个谕令主要督促书生听说官话。上谕颁布之后,福建、广东二省的各个郡县将正音书院建立起来,教授官话,但 是离京城太远,又在日常生活里得不到使用,收效甚微。

  但是作为“推普”的首倡者,而且是皇帝,所以后来张之洞等人在雍正帝的基础上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订《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扦(han)格(格格不入),兹拟官音统 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上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

  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将“官话”这个词正名为“国语”。

  虽然是雍正帝推行了北京官话,但是作为满族人,在全国推行汉语,心里还是矛盾的。在他以后的清朝皇帝就愈发重视满语,忽视汉语的重要性,像乾隆皇帝对满 语就进行了发疯似地维护。不过这也不能改变汉语的地位,即使身为皇帝,也不能逆着历史潮流而来,所以汉语普通话的至尊地位最终确立下来。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