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怎样预测地震的?历史文献
2018-04-28 14:30:24
公元132年,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由东汉的张衡发明,它的主要功能是预测地震。
《后汉书·张衡传》里有关于候风地动仪的记 载,地动仪由铜铸造而成,圆径达到2.67米,长得像个大酒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炼丹炉,盖着隆起的圆盖,地动仪的表面上刻着篆文,上面还画着山、鸟、 龟、兽。仪器内部,位于中心部位有一根“都柱”,也是用铜做的,都柱的旁边有称为“八道”的八条通道,还设置了非常巧妙的机关。仪体的外部按照东、西、 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了八个龙。龙头的嘴里衔着一颗铜球,它们连接了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龙头下方的垂直位置,蹲着八个蟾蜍,张 嘴昂头,准备用嘴接住铜球。有地方发生了地震,地动仪的樽体感受到,随着地震运动,触动了机关,地震发生方向的龙头张开嘴,铜球吐出,下落到铜蟾蜍嘴里, 发出声响。通过这个地动仪人们就能知道地震在哪个方向发生。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当时张衡掌握了非常了不起的知识,他了解了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性,同时利用力学的惯性原理,而“都柱”起到了惯性摆的作用。欧洲到1880年,才制成类似的仪器,比张衡的发明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为什么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叫作候风地动仪呢?它主要是预测地震,候风仪从字面上看是测风。有观点认为,“候风”即“候气”,古人认为地震由地“气”引起,故有候风地动仪之称。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怎样预测地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