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是怎么来的 酸梅汤是谁发明的历史文献
酸梅汤,中国老北京传统消暑饮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来一杯酸梅汤那真是极好的,除了能消暑之外,酸梅汤的功用还有许多,据《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
知道酸梅汤消暑好喝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有关于酸梅汤的起源以及酸梅汤是谁发明的知道的人想必不多,不过,别担心,以下文章将为您提到。一起来看看吧。
汤是谁发明的
据记载,酸梅汤是由朱元璋的发明出来的。
相传,在元朝末年,湖北荆襄一带闹瘟疫。当时朱元璋正好在襄阳靠卖乌梅为生,不幸被传染上了,病倒在旅店里。朱元璋 到旅店库房去取乌梅的时候,闻到乌梅的酸气,立刻就精神起来了。随后,朱元璋就煮了一些乌梅汁来喝,病竟然就好了。不久,朱元璋就把乌梅汁大加推广起来。
到了清炒,酸梅汤在清朝皇宫中盛行了起来,并且,酸梅汤配方源于清宫御茶坊
有史料记载,慈禧、谨妃、崔玉贵等清宫人物也最喜欢喝酸梅汤。 酸梅汤如此风靡清宫是有原因的。满洲人喝酸是有历史的。
从白山黑水之间兴起的满族,狩猎采集曾是他们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满洲人好渔猎,喜吃肉食,进而发明了酸汤子这种满族食品。酸汤子是通过玉米面发酵后做成的。
吃完了高热油腻的肉类,再喝点酸汤子,还真对味。 后来,酸汤子被带到了北京城。北京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常年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在身体、生活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酸汤子是由玉米面发酵而成,其糖分高,过剩的糖在没有被取用的情况下就会转化成脂肪,存于体内,造成体重增加。常食含热量较高的鹿肉、熊掌之后再喝玉米面做的酸汤子,容易使体内外的湿热相搏,增肥长胖。
因此乾隆帝下令要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 御茶坊绞尽脑汁,终于调制出了能替代酸汤子的饮品--酸梅汤,其配方为:去油解腻的乌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热解毒、滋养肌肤的甘草,降脂降压的山楂,益气润肺的冰糖一并熬制。酸梅汤不但去油解腻,还富含有机酸、枸橼酸、维生素B2和粗纤维等营养元素。
酸梅汤一问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据说乾隆皇帝茶前饭后都喝酸梅汤,而且在皇宫广泛被推行为皇宫日常的保健饮料。
本文作者: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