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达官贵人的冰块在古代是如何保存的?历史文献
2018-04-25 20:00:16
古代的储藏业不发达,很多东西都不能长时间保存,尤其是冰块这东西,如果夏天想吃冰,因为制冰技术的不到位,那么只能冬天把冰块切好留作夏用,那么专供达官贵人的冰块在古代是如何保存的?下面就由小编详细介绍吧。
每年冬天,在大明湖水完全冻结的时候,大明湖附近(北岸较多)的几个村子的村民就开始准备存冰。首先得准备存冰地点。存冰地点跟前几位回答者说的类似,就是挖地窖。
地窖挖好后,下面铺上草毡,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结最厚的时候到大明湖里去切冰块,然后一块一块得从下往上摞起来,一直到地窖顶。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这样一个冰窖就算完成了。
冰窖由于其特殊性,只能打开一次,也就是说打开后里面的冰必须一次卖完,所以买冰的人都需要预约,预约量攒够一冰窖的量以后才会开窖放冰,人们拿一张一张的冰票去取冰。
开冰窖前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伴随着冰窖主人大喊一声“开冰窖囉~”几个穿着厚厚棉袄的壮汉打开冰窖,按照排队人手上纸条写明量给冰。
用冰最多的是饭店,然后是部分家用,再就是走街串巷卖“冰溜子”的小商小贩。济南是国内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就因为大明湖可以产冰。
所以冰块想留到夏季享用需要冰窖,而冰窖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人民对抗气候的一种表现。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专供达官贵人的冰块在古代是如何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