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结婚要拜堂?现代人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历史文献

2018-04-21 22:30:13

  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中国古代结婚必行的一个礼节,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化习俗的一种,那么,亲们知道为何古人结婚要拜堂吗?拜堂起源于何时?且,社会发展到今天,拜堂还有必要吗?现在人们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呢?带上问题,现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人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

  为何古人结婚要拜堂?

  拜堂是汉族婚姻习俗,是古代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 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且,在古代,人们结婚一定要拜堂,只要不拜堂就不算是结婚,正所谓聘为妻奔为妾,不拜堂就流俗与妾为伍。

  拜堂起源于何时?

  拜堂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新娘拜见公婆,也就是拜堂。到了北宋时期,新郎新娘要先拜家庙,行合卺礼,第二天一大早,新娘把镜子摆在桌子上,进行下拜,称之为拜堂。到了南宋时,拜堂才改为结婚当天,新郎掀开新娘的盖头开始拜堂。南宋拜堂的风俗就一直被延续下去,在结婚当天拜天地后再拜堂。

  拜堂的历史渊源

  自西周开始,周公姬旦摄政三年,周公居摄三年,制礼作乐,从那时开始,人们的行为习俗自有一切准则,  一直到唐代开始,又增加了拜参加婚礼的亲朋和宾客的内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较为隆重:要设香案、点花烛,地上要铺红地毯或红布,夫妻要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

现代人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

  现在人们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

  解放后,拜堂的仪式在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改变,如已基本上没有拜祖庙或祖宗神位、拜花烛、拜镜台的内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亲朋宾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项或后三项,甚至只有后两项。

  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过去那样正式、隆重,如不再设香案、点花烛,下跪磕头也由新郎新娘弯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数地区仍保留下跪磕头的旧俗),红地毯或红布当然也不用铺设了。

  现代婚礼中拜堂仪式的重要性

  拜堂的仪式之所以能够沿续至今,除了传统婚礼习俗的影响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现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发挥着某种现实功能。所以,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婚礼中举行带有一定传统色彩的拜堂仪式还是需要的。

  首先,拜堂可以极大地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把婚礼推向高潮。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进行的拜堂仪式,由于保留有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所以在现代婚礼上备受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现场不设婚宴的现代婚礼上,它更容易成为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此时此刻,随着婚礼司仪人员幽默风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动作,往往会引来声声欢乐的喝彩。这有声与无声的绝妙结合,使得婚礼更加充满欢快喜气、吉庆祥和的气氛,把婚礼推向令人难忘的高潮。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统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日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日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以上是中国历史网的小编在根据为何古人结婚要拜堂?拜堂起源于何时以及现在人们结婚与古人结婚有何区别等相关问题作出的解说,如您想要了解更多与拜堂或者是古代礼节习俗息息相关的事,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