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大瑞兽和四大凶兽 你都认识多少?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神兽众多,这些神兽来无影去无踪,但它们存在中国神话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当然并不是每个神兽都那么神圣,有些代表吉,有些代表凶。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瑞兽和四大凶兽。

五大瑞兽
瑞兽是古代劳动人民所敬仰的神兽,祈愿它们一般会给大家到来平安幸福,美满丰收。从古代原始人就开始一直追崇与敬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从远古时代一直沿存至今。
五大瑞兽之一: 龙
龙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主要象征,有帝座的寓意。在中华主族(即大多数华人)及朝鲜人、越南人、柬埔寨人自称龙的传人。龙也是封建时代中国等东亚各国帝王的象征。
龙与凤凰、貔貅、龟、麒麟一起并称“五瑞兽”,香港渣打银行在1979年起发行的钞票都是以这些瑞兽为题材。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龙一说。
文化影响:在中华,龙文化、龙的传说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国龙文化内涵丰富,从性质和内涵来看,龙文化可分为三大类型:宗教龙、政治龙和艺术龙。宗教龙即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等。政治龙是统治阶级利用人们普遍崇拜龙的心理,把帝王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以维护统治。艺术龙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竞技活动等方式表现龙。

五大瑞兽之一:凤凰
凤凰,是 “鸟中之王”,也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吉祥鸟,十二生肖里鸡的原型就是凤凰,凤凰原本是阳性的,又被称为太阳鸟,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
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凤凰“五色”后来就被看成是古代社会和谐安定的“德、义、礼、仁、信”五条伦理的象征。”其次,凤凰在民间自古就代表着和美、和谐。爱情的忠贞。此外,凤凰作为一种和谐观念的精神与物质载体。从发展上来看,它又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是建立在巫术与鸟图腾的结合之上,融合各个时代与不同部落所崇拜的图腾。其次,它是一个“二合一”的对立统一体,同时可以说,凤凰文化的和谐理念涵盖了生活的社会与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和”的这种凤凰形象特性的运用,在有关凤凰的成语中也被经常运用。

五大瑞兽之一:貔貅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是古代瑞兽,有独角、双角之形,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其形短翼、卷尾、鬃须。
人们视貔貅为吉祥,貔貅的口越大,就说挣得越多钱, 肚子越圆, 就装得越多钱,貔貅倍受喜爱,是因为貔貅有一个极为罕见的特点:有嘴巴,但是没有排泄器官,也就是只有进而没有出。于是希望能像貔貅一样“只有进而没有出”,人们才会不惜万金以求招徕无尽财气。
文化影响:每逢新春元宵佳节或喜庆之日,广东湛江的吴川市梅菉头的群众都要舞貔貅(读音:píxiū),或配合国技武术队伍和各式飘色,共同游行表演庆贺节日,以祈福驱邪,保佑平安。这种古老又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舞蹈,至今已承传27代人。

五大瑞兽之一:龟
龟,龟背的纹理宗密,中国人一直相信,龟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因此它也成为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动物。
同时,更是因为龟寿命极长,所以成了长寿的象征,人们多用“龟龄”喻人之长寿或与“鹤龄”结合称“龟龄鹤寿”和“龟鹤齐龄”。
文化影响: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龟可谓一个大起大落的文化意象。首先,从先秦文化到宋代龟的地位一直高高在上,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并受到顶礼膜拜。首先,龟代表着长寿。因为人类敬畏死亡,所以对长寿的龟不免产生崇拜之情。古人之所以朝拜龟,是希望龟这一有灵性的神物能让自己和亲朋好友能更加长寿。古代对追求长寿的过程衍生出对道学的追求,对道学的追求又使道教顺应而生。道教徒希望通过与自然的细条在自然中脱离世俗,最终悟道羽化而登仙达到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正是人们崇龟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第二是吉祥,作为“四灵”之一,同其他三灵一样代表着吉祥如意。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其能带来祥瑞之气,龟被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认为家中若摆放龟饰品可以化阴补阳,调节室内阴阳平衡和天然磁场,能补运气旺财位,并带来平安、吉祥。第三象征富贵。

五大瑞兽之一: 麒麟
麒麟与貔貅(pì xiū)、凤、龙、龟并称为"五灵",麒麟为"五灵"之首。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麒麟的传说。记载最详细的是《毛诗正义》书中说:"麟,麋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
文化影响:麒麟文化是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如麒麟送子,是中国旧时生育民俗。传说麒麟为仁宠,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伪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四大凶兽
在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有四凶,分别是四名“大恶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共工,与鲧,他们被诛杀后,死后精神不灭,成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兽,分别对应:饕餮(tao tie),浑沌,穷奇和梼杌(tao wu)。

四大凶兽之一:饕餮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山海经·北山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亦有传说为“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
文化影响:商周青铜器的兽面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因而有着神秘而肃穆的气氛,但这些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纹饰具体代表着什么意义,至今众说纷纭。青铜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识的体现,周代则发展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权、族权三位一体的表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来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以表达其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

四大凶兽之一:浑沌
浑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
还有一种说法称浑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四大凶兽之一:穷奇
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四大凶兽之一:梼杌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
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神兽大全详情,如你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古代五大瑞兽和四大凶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