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为什么要打越南历史秘闻
邓小平,新中国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我们政治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人物,正所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邓小平说的就这是位了,他是中国人民共和共的开国元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说到邓小平我们由不得不说越南,越南,这应该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遗憾,为何呢?这就要从当年邓小平同志为什么狠下决心打越南以至于一提越南就不由自主地发怒说起了,现在,就请大家随着小编我一起来看看邓小平为什么要打越南。
邓小平为什么要打越南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对侵略者不惩罚,就有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为了惩罚,冒某种危险(担心与苏联作战)也要采取行动。总之,有必要对越南加以教训。
邓小平决策攻打越南,很多军方高层和文职官员都怀疑是否明智,叶剑英和粟裕等将帅都反对。
还有一些官员担心,这有可能把苏联的庞大军力拖入冲突。邓小平本人则相信,苏联当时处在与美国谈判“战略武器限制条约II”(SALT II)的最后阶段,不太愿意因卷入亚洲的陆地战争而使谈判破裂。但是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邓小平征求了其它老干部对苏联可能干涉的看法。陈云作了仔细评估后认为,苏联在中苏边境——这是最有可能进攻中国的地方——的兵员严重不足,进攻中国需从欧洲调兵,而这得一个月才能完成。陈云的结论是,如果作战时间很短,苏联插手的机会极少。
听了陈云的评估后,邓小平宣布作战时间不会长于1962年攻打印度(33天)。只打地面战,不动用空军。邓小平知道当时越南飞行员在训练上强于中国,况且中国也没有接近越南的机场。再者,避免空战可减少苏联介入的机会。邓小平仍然很担心苏联可能作出的反应,他从靠近中苏北部边境的伊犁撤走了大约30万中国平民,并命令情报人员密切监视苏军在边境地区的一举一动。
邓小平遭到了中央军委其它成员的普遍反对,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军队没有作好作战准备。人民解放军还没有从文革的破坏中复原,纪律涣散,训练不足。除了 1978年在边境在线与越南有1,100多次小摩擦之外,中国军队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从未打过仗;而越南军队却跟法国、南越和美国军队打了几十年仗。他们还拥有苏制现代装备,而且苏联在1975年美国越战失败后一直为越南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最终,邓小平的权威和他认为必须对苏越威胁作出强硬反应的信念,胜过了其它人对打越南的顾虑。北京的一些干部相信,邓小平发动并具体指导了这场战争是为了使他自己在掌权后加强对军队的个人控制。还有人认为,邓小平知道美国因为与日本和南韩是盟国而向它们无偿提供技术,所以他要向美国表明中国打越南就是要与苏联划清界线,不存在与苏联人修好的可能。尽管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邓小平到底如何权衡这些不同的考虑,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邓小平对越南的野心很恼火,他对苏联在该地区的扩张深感担忧。
公元1979年2月17日邓小平决心给予越南教训
公元1979年2月17日,鉴于越南当局大肆开展排华活动,中越边境局势剑拔弩张,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前,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已向国际传达了中国最强硬的声音:“对侵略者不惩罚,就有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为了惩罚,冒某种危险(担心与苏联作战)也要采取行动。总之,有必要对越南加以教训。”
但越南的幕后老板苏联一直认为中国会继续忍下去,美国却惊呼:“集结的中国军队大约在10日前做好战斗部署。中国要惩罚越南了!”
果不其然,是日,我步兵师、坦克师、炮兵师,在空军的掩护下,对越中边境整个全线发起了大举进攻。高平省的长定、禄平、河广县、黄连山省的孟姜、巴沙县,莱州省的风士县,以及广宁省的平辽县皆被我军攻克。战争开始的第一天,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在揍越南,惟独越南老百姓还被蒙在鼓里。人民不知道他们的政府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搞得多么糟糕,尤其没想到自己的当局和中国兵戎相见!邓小平当天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能允许越南到处捣乱,为了世界和平与稳定,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可能不得不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许多年。虽然越南人对国内声称作战双方谁也没取得胜利,不过,后来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显示,战争使得越南北部工农业、教科文卫等方面损失在92%以上。当时的柑塘年产磷矿石50万吨,在越南对苏出口中占三分之一,战后被我攻克,345师被全歼,316A师受重创,越南人口大幅减少!
邓小平为何下定决心教训越南的原因
当时,实际上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是邓小平。这是为敢战且善战的决策者,以对越南强硬回击而闻名海内外。邓小平之所以在那个时段决定对越自卫反击战,尤其国内国际背景的,而且发动这场战争,中国在国际战略上会频繁得分。
从国内上看
首先,中国的主流民意是支持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毕竟越南做人做事都很猖狂,一个不凭借自己的实力而靠苏联军事支撑而狐假虎威的国家,注定是没有出路的,而讲究忘本且得志便猖狂的国家,更令人鄙视。更何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保持着感恩戴德的优良品质,自然对越南白眼狼心态甚为不齿。越南大肆排华,恩将仇报,自然点燃了中国人集体反感的怒火。继续忍耐下去,则被世人视为中国软弱。由此观之,邓小平毕竟是有作战经验的沙场老将了,以他的强硬个性,顺应民意,决定痛击越南当局,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其次,军队太需要实战锻炼了。坦率地说,笔者个人一直认为,无论何时,一支出色的威武之师,如果仅凭军事理论武装头脑,仅凭军事演习发挥想像,是远远达不到“打得赢、打得起”的实战检验。有道是:“好看不如耐看,耐看不如耐战”。简言之,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北洋水师当年败给日本的悲剧,我们万万不可重演。由此推断,邓小平认为,中国军队在经过文革那段岁月后,完全有必要加以实战练兵。
其三,打越南,也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施加兴奋剂。既然当时的军队情况当时的并不看好,而改革在中国军队尚存在某些小的阻力,为此,敲打越南,是为中国改革制造良好的氛围。当然,就国内而言,民心向背是作战的关键因素。如果就国际环境而言,邓小平之所以决定发动的这场战争,考虑的因素很全面。
邓小平决心教训越南的原因:从国外上看
其一,对中美苏三国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时,中苏关系持续恶化。中苏恶化,自然中美友好,这似乎是政治博弈的守恒准则。中苏全面恶化,自然中美破冰往来,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这实际上结成了同盟关系以抗衡苏联,美苏争霸正酣,所以美国特别需要中国战略配合。
最可悲可恨的是越南。它仗着传统盟友苏联的支撑,妄图独霸中南半岛,还渴望自己的大印度支那联邦梦成真。而美国刚结束越战,对越非常厌恶苏,再加上苏联在中朝边境、我沿海地区的威胁大幅度减轻,美苏之间的核超级大国的默契,亦降低了中苏之间爆发核大战的可能。 在1979年摸清苏联底牌后,邓小平继续以进攻姿态压迫苏联,掌握了中苏较量的主动权。所以,越南的频繁挑衅注定遭到中国的非和平“教育”。
其二,当时,惟有中国有能力阻止越南地区沙文主义并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中国让柬埔寨再次摆脱越南控制,让老挝也明白只有中国有影响力、有实力控制越南独霸势头。邓小平必然通盘考虑,这对中国战略部署及地区安全局势极为重要。
其三,越南向来处理关系一团糟。表面上,越南好像与谁的关系都很好,其实跟谁都一团糟。越南欠中国的情债太多,用中国的钱武装军队,用中国的大米做作战“堡垒”,用中国的武器打自己的恩人,别国自然亦有自己的看法。
更糟糕的是美国等西方阵营非常鄙视它,过去如此,现在可能亦是利用之。越南不知天高地厚,又求助苏联。越南本来自己还喝稀米粥,还妄图称霸半岛。连苏联也被拖入这个无底洞,其亚洲扩张野心受到严重之遏制。苏联每年把数十亿美元军费投入越南,结果,变成的仅仅是一堆堆越南人的白骨!
越南在国际上一直不以诚待人,自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只有苏联、古巴与蒙古声明支援,其它国家只是观望;反观支持中国的,巴基斯坦、朝鲜、柬埔寨、美国都是真正意义上对苏联构成战略威慑。
最后,就战争本质而言,万不得已,中国被迫拖垮越南的经济。越南做事不厚道,接连枪杀中国同胞,求仁得仁,中国必然忍无可忍。想一想,从1950年到1976年,中国给越南的援助总共达200亿美元。中国的援越抗美物资,直到1998年,越南还在继续使用着。200百亿美元,放在今天这个数字会是个什么概念?
还有,当我们的军队去亲近和爱护越南老百姓时,敌视的越南百姓和潜藏其中的越南军人却在伺机向中国军人痛下毒手,这岂可容忍?
战争就是战争,爆发了毕竟会流血。既然流血势必让越南付出代价!中越之战拖垮了越南。越军于1978年入侵柬埔寨,精锐尽出,事后彷徨。于是,中越之战,越军两面受敌,疲于奔命。
接着连锁反应,越南军费不继,民生凋敝,多年积累的家底变之家徒四壁。而中国却是个有迅速恢复实力的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中国以小痛得到大休养。细心的中国军队,从1984到1988年期间,基本上把越南当做练兵场,各大军区轮流派兵作战,以资锻炼军力,到1984年广西法卡山之战,中国军队已是焕然一新了,迫使越南求饶。
越南不是第一次进犯我国
如今,越南故态复萌,接连挑战中国在南沙的主权底线,大概是这个国家是个健忘的国度吧?
而且,越南应经不是第一次进犯我国,据记载,公元1429年6月15日,安南(越南)不仅想趁机从中国版图脱离,还贪婪地侵占我领土思明路永平寨,且妄图永久性地占领大明丘温、庆远等五县。明成祖朱棣以海内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乃观其悔悟。然而安南国相黎季犛以伏兵卑鄙地杀害明军数千人!大理寺卿薛品因职责所在,义不偷生,中伏后即自刎恨恨而死,名臣聂聪也死于乱军之中……
越南作为但是的附属国享受这我国的庇护却不想领其职甚至想脱离而去,这是不可忍受的,且,邓小平同志说得对,对待敌人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给予回击,以上就是中国历史网的小编针对关于邓小平为什么要打越南做出的解说,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邓小平为什么要打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