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蒋介石:史上首次用导弹击落战机的是蒋介石历史秘闻

2018-05-30 17:30:21

  1958年11月19日,美军的巨炮成功地运抵金门,蒋介石松了一口气。23日台湾方面三批12架F-86飞机在金门东南海面上空作例行巡逻。但是,解放军空军起飞六批44架歼击机,在围头、厦门地区上空佯动。十一时十六分,中共联合炮群突然向金门高炮阵地和雷达站急袭射击,一分钟内发弹3020发,平均每秒50发,火力密集,并且十分之猛烈。雷达波束倏然消失。

  正在值班的国民党雷达兵、高炮兵不堪重击,纷纷放弃操作,躲进防空坑道。金门天空的大门顿时无人把守,豁然洞开。这时候解放军预先在空中盘旋的六架米格-15侦察机,立即冲向金门,打开相机,拍下一批照片扬长而去。金门的军事设施被中共方面一一捕获,暴露无遗。

  蒋介石获悉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怒,决定次日发动空中打击。

  9月24日的空中大战,中共方面记载如下:

  9月24日天刚放明,台湾空军主力第三、五、十一大队便频繁起降,大规模活动,多路侵入厦门、东山、南澳、平潭、闽江口、三都澳、沙埕、温州上空,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空域全线出击,重点对大陆沿海各海军基地作强行侦察……同时,伺机空战,以宣泄昨日大陆飞机“竟敢擅闯‘禁区’、窥探金门”的愤懑。

  我驻汕头、漳州、晋江、龙田、连城、福州、路桥各机场空军部队亦高度戒备,不时升空,安居平五路,分矢御八方。

  九时六分,海航2师雷达显示敌机出巢,且循其侦察机惯常飞行航线而来。师指便按简单逻辑推断为:敌侦察机来!未经进一步核实分析,即按照打敌侦察机之预案,命令8架米格-15和8架米格-17分两批出航。

  实际情况是,敌出动了侦察机不假,但其后面还悄悄跟随着黑压压一片王牌主力哩。……

  九时四十三分,我8架米格-17同12架F-86在清江渡上空不期而遇。敌仍采取老套战法:以4机密集编组为单位,共分3个梯队,各梯队间拉开千米左右距离。第一梯队在高空拉烟层大拉白烟,故意暴露其清晰航迹,当作“诱饵”,逗引你去“咬钩”,后面两个梯队则躲在拉烟层以下隐蔽蹲守,准备着乘隙而上聚而围之撕而啖之。

  台湾空军的“陷阱战法”在历次空战中频频使用,故并不新鲜,破之不难。带队长机大队长姜凯于距敌50公里左右发现敌机,见是F-86,便密切注意观察整体敌情,从比敌约低5000米的高度,用一个果断干脆的大坡度转弯拉升,占据攻击位置,然后,置“诱饵”拉烟敌机于不顾,向着敌掩护梯队迎头冲去……是时,飞行员陈柏林先穷追猛撵敌长机组,航路上忽见敌僚机组距离更近,遂下偏机头,盯牢新的猎物。陈勇不可挡,单机追敌双机,致敌在长达四分多钟时间内,竟只顾逃命,全然不敢分开来反咬他。

   陈在600米距离上首次开炮,不中。敌侧滑躲闪,陈也跟之侧滑,在400余米距离上炮发二度,又不中。敌向右急转鼠窜,陈亦猛蹬右舵,在更近距离上作第三次打击,仍不中。三次“射门”,机会均好,角度亦佳,“球”却不是低低地越栏而过,就是悬乎乎地擦框而出,偏偏不能中的入网,无奈临门一脚的功夫不到家,活活把人气煞。

  九霄云端之上,双方血拼鏖战了数十回合,均无建树,难分伯仲,各自鸣金收兵。回航路上,姜凯清点人机,单单不见了8号机。后来获悉,8号王文泉在与敌激烈地盘旋绞杀中,动作过猛,技术变形,飞机跌入螺旋,四次改出,均未成功,只得弃机跳伞,人降于瑞安以北10公里处,机坠于瑞安以北3公里飞云江中。……

  九时三十一分,我另一路8架米格-15在洞头上空发现四架F-86。敌在13000米高空盘旋,行为蹊跷怪诞,看我飞来,他并不上前迎战,而是一圈一圈往海边挪动,待我接近至10公里左右,他才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右转出海。出了海也不远去,仍在那里拉磨似地兜圈子,无声地传达着包藏祸心的挑衅……这批敌人企图诱我出海,等待沿沙埕海岸北上的一路从我侧后迂回合击。

  我地指即告空中:“坚决不入海作战,迅速回航温州空域。”……我机群返航。在温州南30公里处右转弯,刚刚改平,3号机张崇德看见了4号王自重的飞机左右摇摆了几下,突然急剧下降高度,当时空中并无敌情,事后分析可能发生了机械或驾驶故障,综合判定为“反操纵”。

  张崇德按下机头,跟踪莫名其妙跌落天庭的4号机,连连呼叫:“4号,发生了什么情况?”“4号,注意排除故障!”“4号,改不出就跳伞!”4号始终不应。张崇德也无甚救援良策,嘱咐完毕,拉起来去追赶编队。战后,人们批评张崇德不该轻率地丢下僚机不管。张一脸的委屈:“我还以为最坏的情况便是跳伞,王自重总有办法回来的。”问题是,王自重永远也没有回来。

  战后,海航2师派员赴温州以南现场调查,捡拾到炸碎了的4号机和“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破片,还找到了数枚未炸空空导弹弹体。

  据温州水警区李科长、王参谋、郭溪乡党支部书记余杰、正在温州疗养的某炮艇许艇长等人谈:九时四十五分左右,确有飞机在天空中穿来穿去数次,有人说看见两架追一架,又有说七八架搅成一团混战,听到了多次连续炮声,并见空中有似我37炮的烟球。以后听到两声巨响,类似打雷,空中飞进起两道浓烟许久不逝。综合各方面情况,基本上可以推断:4号王自重改出“反操纵”后,单机与敌遭遇,进行了激烈的空战,时间达五分钟,最后,中导弹光荣殉国。

  这一次空战非常激烈,但打破纪录的,不是国民党F-86机和F-84机与解放军米格-15的空中对抗,而是上文中言之不详的4号王自重单机与敌遭遇“时间达5分钟”后被响尾蛇空空导弹击落的战斗。后来考证,这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使用空对空导弹并击中目标的先例。纪录的创造者,不是美国人,也不是苏联人,而是蒋介石。

  然而,美国空空导弹的作战效果并不理想:“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共发射导弹五枚,命中仅一枚,在姜凯大队8机与敌12机绞在一起格斗的8分钟里,敌连一枚导弹也未找到有利时机发射。在以后的空战中,敌很少使用导弹,我也再无飞机被导弹击中。多次实战权威地说明了:‘响尾蛇’咬伤人的成功率并不高。”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