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绝密的“五十一区”: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历史秘闻

2018-04-20 17:30:03

随着汽车进入基地第一试验区,可以赫然发现这里的标语不同于其他的军营,其主题就只有一个:保密。基地的领导者就是通过无所不在的标语,通过冰冷、强硬、命令般的语气,让基地每个人都对维护国家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

保密,这似乎是所有接触过中国军队的人都会记住的一个词。在所有的中国公开媒体中,中国军队除了某些开放部队,所有部队都笼罩在“某部”“某舰”“某型”的烟雾中。然而随着过去紧张的战时状态逐渐离我们远去,保密,似乎现在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一边是保密审查制度依然存在,而另一方面却是失密、泄密、窃密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人说过去的保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代要求,而有人反驳是网络时代使保密更难以开展。然而从基地的标语文化上,我却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战场紧张和肃杀。

当记者乘坐的联航班机飞过巴丹吉林沙漠的上空,漫漫的黄沙瀚海宛如一个个凝固的巨浪,在诉说着自然威力和曾经的沧海桑田。而我们乘坐的这架飞机,目的地就是这沙漠中的一个机场。

巴丹吉林沙漠

这个机场,你永远无法从官方地图上找得到,更无法从公开场合中得到它的确切名字。而这个机场,只不过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国防军事基地的一小部分。对于这个神秘的军事设施,那些“局内人”戏称之为中国的“51区”……

谷歌拍到中国“51区”

从地窝子到先进国防试验基地

“基地”是经中央军委批准,于2003年12月正式组建的。这是空军试验、训练体制改革的结果。基地几个试验区的组建,都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8年1月18日,遵照彭德怀的指示,陈锡联、王尚荣以及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等人赴酒泉考察。

同年3月3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命令,我国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正式组建。其中空空导弹试验部为第二试验部,地空导弹试验部为第三试验部,这分别是基地二个试验区的前身。1959年4月,受军委副主席彭德怀指示,组建了空军第三训练基地(三区前身)。

组建仅仅是个开始,想在不毛之地建立起现代化的武器试验基地,我们的先辈们凭借的除了实干,就是坚信祖国强大、民族复兴的信念。1958年4月11日,陈士榘将军率工程兵部队进驻巴丹吉林沙漠,##开始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荒芜绝人烟,风吹石头跑”的严苛环境下,开始了中国航空、防空武器实验基地的建设征程。

在基地的博物馆中,记者有幸看到了当年建设者的“地窝子”。这是一种半地下的房屋,墙体都是土坯,房顶为了应付大风做了特别的加固。走进“地窝子”,除了墙上挂着的一些生活用具,就是极端简陋的土炕。这些原始、落后的“地窝子”完全和先进、精密的国防试验基地不搭界。然而中国军人就是凭着那股子“精气神”在沙漠戈壁中开辟出了一片绿洲。

何谓信息化战争实验场?对于中国军队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特殊时期,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早已经领先全军,而绝不是仅仅电脑联网或一两件信息化装备。

标志之一:拥有了光测、雷测、遥测等信息源丰富的立体化测控体系;标志之二:拥有全军第一个电子战综合训练场,使“复杂电磁环境”成为现实;标志之三:建成全军第一个光纤通讯网,联通基地上千台套设备;标志之四:拥有全国最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可以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兵种高强度对抗实现实时、定量评估;标志之五:高度信息化的指挥系统。

而何谓战斗精神砺练场?人民空军的战斗精神可以用“忠诚、勇敢、善战”来囊括。而培养这种战斗精神,离不开科学化、系统化和尽可能贴近实战的强化训练。

地窝子

依靠基地的幅员广阔的信息化实验场,基地可以设置复杂的电磁环境背景,并组织导调大规模、多军种的红蓝对抗性训练。可以说,在基地完全可以组织类似于美军的“红旗演习”。

美军的“红旗演习”示意图

没有高度信息化的指挥导调系统,提供这样一个演兵场就是一句空话。##美军举行“红旗演习”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也是依托于内华达空军靶场,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保密,这似乎是所有接触过中国军队的人都会记住的一个词。在所有的中国公开媒体中,中国军队除了某些开放部队,所有部队都笼罩在“某部”“某舰”“某型”的烟雾中。

然而随着过去紧张的战时状态逐渐离我们远去,保密,似乎现在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一边是保密审查制度依然存在,而另一方面却是失密、泄密、窃密的事件时有发生。

有人说过去的保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代要求,而有人反驳是网络时代使保密更难以开展。然而从基地的标语文化上,我却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战场紧张和肃杀。

基地具有全面的保障体系

基地的政工干部,并不仅仅是政治工作上的骨干,同时也必须通晓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而且要求水平更高。为了建设与现代化靶场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基地部队历届党委按照着眼长远、立足现有、分步建设、布局合理的建设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官兵先后建起了指控楼、科技楼、综合试验楼;修建了专家楼、生活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在戈壁荒漠上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菜”。

基地故事精选

地面监控救歼10

歼1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作为空军未来战争夺取空中优势、实施战役突击的战略性武器。为更好测试歼10性能,基地的专家研发了歼10试飞监控系统,飞机各状态在地面均能实时反映出来,这个系统挽救过歼10战机和试飞员的生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英雄”李中华要驾机完成颤振等科目。飞机快速滑跑,起飞进入预定空域,一切正常。就在试飞进度过半时,系统告警器突然响起,“主油箱剩余油量接近极限,副油箱因故障无法供油。”对此,李中华并未察觉,因为飞机仪表显示的是总油量。

歼10试飞

李中华接到地面命令,立即返航。事后查明,如再晚2秒着陆,飞机油料就耗尽,后果不堪设想。

新型导弹卡壳惊魂

导弹发射使发生卡壳后果不堪设想

基地担负着新型导弹试验重任。新型导弹存在不稳定性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试弹兵就站在要发射的导弹旁,一旦导弹出现故障,很可能危及生命。

朱传涛是便携式导弹发射班班长,是基地“王牌试弹兵”。在一次试验某新型导弹时,朱传涛扣动扳机,但导弹并未发射,而是在原地怪叫,继而发出一声闷响。转眼间,部分弹体冲了出去,而战斗部还停留在发射筒内。朱传涛惊呆了,在场的数十位专家也惊呆了。

这种情形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导弹发动机可能突然点火,发射架周边都处于爆炸范围内。靶场空气瞬间凝固,整个发射靶场中的呼吸似乎全都停止。

朱传涛冷静下来,立即将导弹发射方向对准应急发射区,紧紧锁定发射架。锁死发射架,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化解了险情。据介绍,如果不锁死发射架,导弹可能朝任何方向发射,靶场内上百名技术人员的生命和装备车辆将受到严重威胁。

网友绘制歼-20战机发射空空导弹

战机遇“捣蛋”空中停车

测试新型武器,常常出现意外。有一次,基地飞行试验团受命检验某新型空空导弹。在空中发射导弹后的一瞬间,一股浓烟把飞机包裹了起来,发动机停车了,飞机立即下降。飞行员丁建思没有慌,检查飞机状态后打开点火电门,飞机在空中再次启动。几天后,丁建思又遇到同样险情,同样化险为夷。

中国歼10发射导弹

经过分析,大量导弹废气进入发动机是导致空中停车的原因,但是如何防止停车,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资料,需要冒着风险去探索。丁建思反复研究飞行记录,发现导弹点火到飞机发动机进烟只有半秒时间,飞行员必须在这半秒内快速脱离才能避免废气进入发动机导致停车。

一个月后,丁建思再上蓝天。在万米高空,他再次发射导弹。在导弹射出瞬间,他迅速操纵飞机飞离,浓烟被压在了机身下。这套发射动作在以后的试验中次次成功,随后被部队推广,成为打该型导弹的经典动作。

美51区上空UFO风暴 是否与外星生物有关?

在以神秘着称的美国军事基地51区上空,一场超级风暴裹挟云层疯狂旋转,形状就像一个巨大的UFO,周围天色昏暗,云层翻涌,与科幻大片《独立日》中外星人的飞船入侵的场景毫无二致。

加利福尼亚的乔迪·米勒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如此惊人的画面,翻滚的云层中涌动着大自然令人惊叹的力量。

51区是美国一个最著名的空军基地,因被怀疑藏有外星人尸体以及外星飞船而闻名世界。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军事基地位置的选取,尤其是空军基地,一定会保证当地常年良好的天气情况,美国当年选取内华达州南部这片偏僻地区建造空军基地,就是看中了这儿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空旷且安全的视野。但此次在51区上空突然出现的超级风暴,颠覆了人们对军事基地选取的传统认知。

美国51区上空出现的神秘UFO超级风暴

联想到之前盛传的外星人消息,不禁让人猜想,这是否是基地内正在进行的某项绝密试验?是不是跟传闻中的外星人有关系?

几十年来,美国第51区一直被神秘光环所笼罩,只要一提到它,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UFO和外星人。随着中央情报局(CIA)解密工作的进行,一些前工作人员为公众揭开了51区的神秘面纱,披露了在该区上演的被列为高度机密的一系列计划。

神秘莫测 传言中的“外星人基地”

51区位于美国内华达州375号州际公路附近的“新郎山”脚下,距赌城拉斯维加斯不远。此地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一条跑道旁的几个庞然大物式的飞机库,它们外形巨大,顶部被漆成白色,很像科幻电影中的虚拟场景。

谷歌地球拍下的美国五十一区

几十年来,51区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陌生人从来不被允许访问这个基地,即使是军方内部的知情人,也被严格禁止泄露任何有关51区内部生活的秘密,就连民航飞机一度也被禁止飞越该区。

美国政府甚至几乎不承认它的存在,但也从来没有对有关51区的种种猜测作出任何回应,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令51区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基地之一。

正因为51区的神秘,有关它的各种传言一直没有平息过。一个最广泛的说法是,这是全球唯一一个“外星人基地”,五角大楼在一个被称为“绿屋”的地下冰库保存外星人遗体,以及外星飞船的残骸,每一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都会前去参观这些极其珍贵的“外星标本”。

附近的许多居民还曾表示,他们曾多次看到51区上空飞过神秘的UFO。以这些传言为基础,好莱坞曾拍摄科幻大片《独立日》,片中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地球英雄正是在51区对外星入侵者展开最后一击。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参观51区

美军辟谣:基地是新型军机试验场

如今,中央情报局已开始揭去51区上面的封条,披露在该区上演的被列为高度机密的计划。解密资料显示,51区其实是用来秘密开发新型空军飞行器的一个军事研发基地。

据透露,和传统的空军基地不一样,51区内不会入驻普通的人员或设施,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美国最顶尖的科技人员,他们的研发对象就是最尖端、最新型的军用飞机。如果在这里开发出来的新机种被美空军接纳,这型飞机就会全部被转移到普通的空军基地进行下一步的试飞任务。

中央情报局已开始揭去51区上面的封条

冷战时期,洛克希德公司主导研发的U-2间谍飞机,据称就是“出产”于51区。洛克希德当时在51区建了临时基地,在几个遮蔽物的掩护下在简易工厂里开始了研发,科研人员下班了就就在拖车房屋里。第一架U-2飞机在1955年8月升空,此后便在CIA指挥之下开始在1956年中期进入苏联上空侦察。

此后,51区又陆续出产了一批新型间谍机,比如广为人知的“黑鸟”、F-117“夜鹰”。传言中也是在此完成测试的还包括D-21Tagboard无人驾驶机、小型匿踪垂直起降人员运输机、匿踪巡弋飞弹,以及假想性质的Aurora超音速间谍机。

员工说法 UFO原是间谍机试飞

现年72岁的桑顿·巴恩斯曾在51区工作多年,他是雷达和苏联米格战斗机方面的专家,当年受中情局委派进入51区的一个专家小组,任务是负责所有类型的军事项目。

而从进入这个专家组之后,巴恩斯和他的同事就开始了类似于隐形人的生活。他说:“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通常周一早上出门,周五晚上回来,就连妻子也不知道我们去了什么地方。”

美国五十一区内神秘飞行器的研究

作为美国宇航局的电子工程师,巴恩斯参加了美国第一架火箭飞机X-15、“阿波罗”太空舱以及登月试验机的研制工作。在51区,他曾参与研制洛克希德公司的绝密间谍飞机A-12OXCART。

据巴恩斯说,外界盛传的曾在51区上空看到的“UFO”神秘闪光,其实就是A-12在试飞过程中制造出来的。

巴恩斯和同事在51区附近地区对A-12进行了2850次试飞,其飞行高度达2.7万多米,时速高达3540公里,在飞行过程中,尽管51区作了种种掩护,附近的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闪光,于是就成了传说中的外星飞碟。

谷歌地球拍下基地内巨大蝶形不明物

巴恩斯强调,就他所知,51区没有外星人,没有来自遥远行星的飞船,也没有设计为未来星球大战之用的地下通道。从某种程度上讲,UFO传说实际上起到了掩护作用,正是它们将51区真正进行的机密任务置于层层包裹之中。

巴恩斯还说:“我们将它们(UFO传闻)视为一个意外收获,传闻让我们更容易掩饰我们的工作。如果一定说里面有外星人,那么我们就是。”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