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是怎么样的人物?最后如何死的?历史名人

2018-04-20 15:30:08

  织田信长是谁?织田信长是怎么死的?织田信长(1534年5月28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耀於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织田为其苗字,族姓则有三说:平氏、忌部氏或藤原氏,一般认为忌部说可能性较高。幼名吉法师,出生於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
   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後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r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1、少年期

  信长于1534年5月28日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另有一说是胜幡城),幼名为吉法师。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的嫡长子(排行第二,有一庶兄织田信广),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包和秀孝。因为母亲是正室,才成为嫡子的信长,6岁就成为那古屋城的城主。然而少年时代常有荒诞不羁的行为,后来被嘲为”尾张的大傻瓜”。对铁炮传入日本时的种子岛枪感兴趣,且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一般人民一样与市里的年轻人一起玩耍的故事广为人知。信长还是少主的时期,父亲信秀在表面上臣服于清洲织田家,然而信长只带了几个人就到清洲织田家支配下的清洲城放火等行动,令父亲信秀相当吃惊。从年少时期即可见其大胆。三河的户田康光背叛今川家投奔织田家时,户田将松平竹千代(即日后的德川家康)卖给了织田家,当时年轻的信长和成为人质的松平竹千代,一起度过了少年时光。这段往事后来成为两人缔结了稳固的同盟关系(清洲同盟)的一个助力。

  1546年,在古渡城元服之后正式改称织田上总介(织田信长)。1548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政秀提出与信秀宿敌的美浓国战国大名斋藤道三长女归蝶政治联姻的策略。1549年(一说是1553年)信长在正德寺与岳父斋藤道三会面,当时道三察觉到被称为“傻瓜”的信长的真正才识。

  1551年,织田信秀在尾张尚未统一又有强敌今川义元的内忧外患下,终于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在信秀的葬礼上,信长一反传统,对父亲的祭坛投掷抹香而引来争议(关于此事件有一说是为后人的创作)。1553年,负责教育、照顾信长的平手政秀为了劝谏信长的奇行而切腹自尽。信长也为此感到悲叹、找来泽彦和尚建立了政秀寺来悼念政秀的亡灵(但关于政秀的切腹,有一说是政秀并非为了死谏信长而是因为其子五郎右卫门和信长之间的不和)。

  2、继任家督到统一尾张

  1551年织田信秀死后,从很久以前就对信长行为不满的织田家重臣林秀贞、林美作守、柴田胜家等人,打算废掉放浪不拘的信长而改立以聪明著名的信长亲弟弟信行为织田家主君。为了对抗他们,信长拉拢森可成、佐佐成政、河尻秀隆等人加入己方阵营,开始了骨肉相争。

  1556年4月,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在和其嫡男斋藤义龙的战争中落败死去。信长虽然派出了援军,但并没有及时赶上救援。信长顿时失去岳父的支持,信胜派(即拥护织田信行者)认为这是攻击的好机会,同年8月24日举兵和信长对抗,但以落败告终(稻生之战)。随后,信长虽包围了守末盛城不出的信行,在经由亲生母土田御前的中介后,赦免了信行、胜家等人。

  1557年信行再度企图谋反。在稻生之战后,和信长有所联系的柴田胜家密告此事。信长知道谋反一事后,将装病的信行骗出清洲城,并派自己最信赖的河尻秀隆暗杀之。

  当时,尾张国守护大名斯波氏的权势开始没落,因此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织田大和守家主君织田信友掌握了实权。信长的父亲信秀虽是信友旗下三奉行的其中之一,却凭借其智勇来拓展对尾张中西部的支配权。信秀死后,信长继任。信友则支持信行继任家督之位而与信长敌对,并拟定信长谋杀计划。只是,早已被信友视为傀儡政权的尾张守护斯波义统却把谋杀计划事先密告给信长知情。对此感到暴怒的信友,趁义统嫡男斯波义银带兵前往河川打猎时(川猎或川狩)的时候,杀害了义统。

  因此、义银与其弟毛利秀頼、津川义冬等斯波一族则逃往信长之处寻求保护,信长将信友列为杀害义统的谋反者,并命令叔父织田信光(守山城主)杀害信友。于是尾张下4郡的守护代清洲织田家灭亡,织田家庶家的信长成为织田家的首领。

  接着信长与同族犬山城主织田信清等,击败清洲织田家的宿敌织田一门宗家的上4郡守护代织田信安(浮野之战),并放逐之。而被立为新守护的斯波义银,却和斯波一族的石桥氏、同为足立一门的吉良氏密谋讨伐信长,察觉到此事的信长,则将义银放逐至斯波氏宗家足利将军家所在的京都。

  于是,信长在1559年确立了对整个尾张国的支配权。

  3、桶狭间之战到清洲同盟

  信长完成尾张统一的翌年1560年5月,身为足利将军家庶流的骏河战国大名今川义元,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人称“东海道第一弓”。今川义元率领2万5000大军(以“北条五代记”的说法),并对外号称有4万大军上洛觐见将军。由于上京之路必经尾张,信长不愿臣服,决定兴兵对抗,但总兵力只有5000人。今川军以三河松平元康(日后的德川家康)率领的三河兵为先锋,攻陷一个又一个织田军堡垒。

  面临织田家危机的信长则保持静寂,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后,身着武具出阵,首先到热田神宫参拜。之后在善照寺堡垒以约4000人兵力(一说为3000人)出击,强袭今川军的阵地,导致当时被称为最接近天下的今川义元战死。1560年6月12日的战事,后来称为桶狭间之战。总大将战死的消息传出,今川军崩溃逃回本国骏河。

  桶狭间之战后,今川家势力日渐衰退。因此,原先受今川氏支配的三河国的德川家康(此时原名松平元康改名)成为独立的战国大名。当时信长为了美浓攻略正准备与斋藤氏开战,家康也为了警戒甲斐的武田信玄与骏河的今川氏真(义元的嫡男)等必要,与信长利害关系一致。于是双方在1562年,缔结了清洲同盟以巩固背后。

  4、美浓攻略

  信长于桶狭间之战后,开始针对杀害与织田家同盟的斋藤道三而成为美浓领主的斋藤义龙。义龙为一勇将,即便是织田军也难以击败。1561年义龙突然死去,由嫡男斋藤龙兴继任家督,斋藤家的家臣们内部开始分裂,信长得以在对斋藤战上取得优势。1564年信长将妹妹阿市嫁给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缔结同盟,以强化对斋藤氏的牵制。

  1565年信长和伊势的北?具教开战。具教奋战后仍居劣势,于是接受信长开出的条件而投降。该条件是“信长次男织田信雄作为具教嫡男北?具房的养子”。此后,伊势国为织田所支配,信长打破对北?亲子人身安全的承诺,派兵前去捉拿北?具房,具房于数年后死去。北?具教则为信长信雄联军所击败。

  1566年进攻墨俣受阻,命令木下藤吉郎(日后的羽柴秀吉)建立墨俣城(即一夜城),并以该城为据点。(但墨俣城的实态众说纷纭,亦有怀疑该城于实际上是否存在的论点)。随着西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氏家直元、安藤守就)、其相关者(竹中半兵卫等)、其它如蜂须贺正胜、前野长康、金森长近等人加入信长阵营,终于在1567年于伊势长岛击败斋藤龙兴,将美浓国纳入版图。成为统治尾张美浓两国的大名时,信长时年33岁。

  传言中“取得美浓者可取得天下”。信长取得美浓后,采用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故事,将美浓国旧主土岐氏斋藤氏的据点井之口改名为岐阜。

  此时开始使用“天下布武”印,并正式以统一天下为目标。

  5、上洛

  1565年以京都为中心掌控畿内的权力者管领细川氏的执事为三好氏的有力武将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等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意图使室町幕府权力复活的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与三好氏的对立日趋严重,终遭暗杀。接着三好氏拥立义辉的表弟足利义荣为第14代将军以作为其傀儡。

  久秀等人进一步欲暗杀义辉之弟足利义昭,义昭在细川藤孝、和田惟政等幕僚的支援下逃出了京都投奔越前国的朝仓义景。义昭在看不到义景有讨伐三好氏的动静后失去了耐心。于1568年7月开始接近美浓的信长,信长承诺为义昭讨伐三好氏的同时,将养女雪姬嫁给信玄的四男武田胜赖藉此与美浓国相邻的甲斐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缔结同盟。但雪姬于产下武田信胜后逝世,为此信长让嫡男信忠与信玄六女松姬缔结婚姻以保持友好关系,此作法也应用至周围各势力以巩固本国内外。

  接着9月,信长以天下布武的大义名分,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并开始上洛。对抗信长上洛的南近江战国大名六角义贤、六角义治父子,在织田军的猛攻下,观音寺城遭攻陷并逃亡伊贺,至此六角氏灭亡。此后六角氏则展开反抗信长的游击战。见到信长前往京都的上洛行动,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了解到信长的实力而臣服,其它隶属于三好三人众的势力多数逃亡至阿波。剩下如池田胜正、筱原长房等人也投降信长。至此,从三好长庆以来,执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权面临信长电击般迅速的上洛仅半个月就垮台,拥立足立义昭为第15代将军的信长所建立的织田政权诞生。此时,义昭劝信长担任副将军之位,信长看透了将军家的盘算并谢绝之。

  1569年1月,趁信长率领织田军主力返回美浓的空隙时,三好三人众与斋藤龙兴等美浓浪人众共谋袭击足利义昭御所所在的六条本国寺(六条合战)。信长在大雪中堪称神速的行军,仅用2天援军就抵达京都(当时从岐阜到京都需历时3天),而在信长抵达前,由于浅井长政援军与明智光秀的奋战击退了三好斋藤军。

  此时,开始对伊势的侵攻,1568年神户具盛投降,信长将三男织田信孝送往神户氏为其养子。翌年(1569年),伊势国司的北?具教亦投降,将次男织田信雄送往北?氏为其养子。如此一来,信长成功地扩大于畿内的势力。

  6、第一次信长包围网

  1569年,信长为限制足利义昭的将军权力,订立了称为“殿中御?稹?条的?鹗椋ü挤ɑ蚬ǚǎ┲笥肿芳恿?条昭告天下,并让义昭承认这项命令。但因此事使得义昭与信长的对立已然成形。

  1570年4月、信长为了讨伐数度无视上洛命令的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浅井长政的同盟,并与盟友的德川家康军一起向越前开始进军。织田德川军逐步攻击朝仓氏各个城池,进逼到金崎时,北近江盟友、浅井长政于背后突击织田德川连合军。导致信长陷入突如其来的危机,在负责断后的殿军丰臣秀吉(由藤吉郎改名之)、德川家康等人的奋战之下(此即金崎撤退战),终于得以逃回京都。信长返回京都时,据言身边只剩下约10人。

  为对抗包围网,信长开始讨伐浅井长政。1570年6月,在近江??川河原联合德川家康军与浅井、朝仓连合军对战(??川之战)。苦战突破了浅井方先锋矶野员昌15段备的13段后,终于击溃浅井朝仓连合军。1570年5月6日,曾有杉谷善住坊铁炮名人试图暗杀信长未遂。1573年善住坊被捕后遭处刑。

  1571年9月、信长在发出数次的避难劝告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比?鄙窖永?延历寺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总本山,因此信长这一行为为众多佛教人士怨恨,并且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称号)。据传此行动是为了对延历寺协助浅井、朝仓军的报复。

  1572年7月、信长嫡男奇妙丸(日后的织田信忠)初次出阵。此时织田军和浅井朝仓连合军之间有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但战况开始往信长有利的方向展开、8月朝仓军的武将前波吉继、富田长繁、户田与次等人投降信长。

  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呼应足利义昭的出兵邀请,终于开始起军上洛。武田军总兵力3万,大军开始侵攻织田领地的东美浓与德川领地的远江、三河。织田德川军开始了抵抗。

 

  而德川领地的德川军于一言坂之战为武田军大败、接着连远江、三河诸城都一一陷落,陷入了战况不利的状况。信长为挽救战况,送出佐久间信盛、平手泛秀等3千援军给家康、但在12月远江三方原之战中织田德川军为武田军大败,平手泛秀等人战死、信长陷入困境。

  7、包围网崩坏

  由于信玄死去,信长得以趁势重整军备。接着7月、举起叛旗后守在二条城、??岛城的足利义昭遭信长击败,从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时代终结。7月28日,信长奏请朝廷将年号从元龟改为天正后,正式实现。

  天正元年(1573年)8月、信长命细川藤孝讨伐守在淀城的三好三人众其中一人岩成友通,友通遭击败。同月、信长率领3万兵力行军至越前,于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攻下朝仓氏后,转往攻击于小谷城的浅井久政长政父子,并打败了浅井氏。在此时,带回了嫁给长政的信长之妹阿市。

  9月24日、信长以尾张美浓伊势军队为中心,率领3万兵力往伊势长岛行军。织田军在泷川一益等人的活跃下,约半个月就一一攻陷长岛周边的敌城,但由于长岛的一向一揆强烈抵抗,厌恶长期战的信长开始于10月25日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受到一揆军的追击,导致织田军苦战、林新次郎战死。

  11月、河内的三好义继配合足利义昭开始叛乱。信长以佐久间信盛为总大将,将军队送往河内,义继的三家老因惧怕信长的实力背叛了义继,义继于11月16日自杀,至此三好氏灭亡。12月26日、于大和的松永久秀终也无计可施,献出多闻山城并投降信长。

  结果武田信玄病死仅不到一年,加入信长包围网的大名、大部分皆为信长所击败。

  8、长岛一向一揆

  1574年1月、攻下朝仓氏后,越前虽成为织田家领土,但地头武士与本愿寺门徒却掀起叛乱,在一乘谷杀害了守护代的前波吉继(桂田长俊)。接着呼应此叛乱,甲斐的武田胜赖也出兵攻打东美浓。信长决定与信忠一起迎击武田军,但在信长援军抵达前,东美浓的明智城已被攻陷,信长为避免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撤退到岐阜。

  7月、信长率领3万大军,从水陆路方面完全包围了伊势长岛,切断了敌方兵粮补给。在一揆军巧妙的战术下,取得击败信长同父异母的哥哥织田信广等战果。但8月后一揆军陷入兵粮不足的状况,甚至在织田军猛攻下大鸟居城也被攻陷一揆军超过1000人以上战死,战况因此更往织田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9月29日、兵粮缺乏的长岛城门徒投降,并向信长请求让其搭船从大坂方面退兵,信长亦接受之。然而信兴、信广等备受信长信赖的兄弟被杀害,加上一揆军的退却速度迟缓,于是信长下令铁炮同时射击搭船的门徒。一揆军方面亦被激怒,有一部份反过来袭击织田军,此时信长之弟织田秀成等人战死。

  接下来信长针对困守中江城、屋长岛城的长岛门徒,从城堡周围开始包围,最后攻破之。此时,据传一揆军有2万人为织田军所杀害。经此战后,信长成功地平定长岛门徒们的叛乱。

  9、长筱之战到进攻越前

  1575年4月、武田胜赖为讨伐于信玄死后即背叛武田家成为德川家康家臣的奥平贞昌,率领1万5,000的兵力前往攻击贞昌所在城长筱城。但奥平军的善战使武田军在进攻长筱城上花了超出预期以上的时间仍无法攻下。此时信长于5月12日率领3万大军从岐阜出兵,5月17日在三河的野田与德川家康军8,000兵会合。

  扩大为3万8,000兵力的织田德川连合军于5月18日、布阵于设乐原。接着5月21日,织田德川连合军与武田军开战(长筱之战)。在此战中,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击战法。(有一部份人认为此战法真伪未定)织田德川连合军在此场对武田军的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同时在武田大军下成功防卫了长筱城的奥平贞昌,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改名为信昌。

  前年,信长派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桂田长俊遭夺取了越前的本愿寺门徒杀害,之后门徒们开始内部分裂。1575年1月、门徒们惩罚了协助杀害长俊的富田长繁等地头武士、将越前做为属于一揆的国土。接着受显如命令前往越前赴任的守护代为下间赖照,但由于赖照的恶政更甚于前代领主桂田长俊,一揆众的内部持续分裂。视此为好机会的信长在长筱之战结束后,8月行军前往越前。

  一揆军虽抵抗了织田军,但在已内部分裂的情况下,一揆众无法同心合作迎敌。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约有1万2,250人的越前加贺门徒在战役中为织田军所杀。

  此时、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记下了越前的惨状:“到处都是死尸、一点空地也无。真想让你看到此景”。

  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写着:“一揆奋起、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处刑以、磔刑、下热汤、下油锅。如此等事。一笔记下”。

  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信长将越前8郡赐给柴田胜家时,据言信长曾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

  10、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1575年11月4日、信长叙任权大纳言、11月7日任右近卫大将。

  11月28日、信长让出织田家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同时也让出美浓尾张等领地于原则上隐居。只是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政治军事的立场。

  1576年1月、信长于琵琶湖湖岸,开始亲身指挥筑立安土城。1579年完成了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据言天守内部极为通风。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信长把岐阜城让给信忠、并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今滋贺县)的安土城。信长就以此为据点开始迈进天下统一。

  1576年1月、与信长友好的丹波的波多野秀治举起叛旗。接着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再一次反信长的动作开始增强。信长于4月、派大将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原田直政率领3万军队前往大坂、但于苇原之战大败,以原田直政为首有1,000人以上战死。

  10月在击败久秀后,在丹波龟山城抵抗信长的内藤定政病死。龟山城、籾井城、笹山城等丹波诸城,旋即为织田军所攻下。1578年3月13日,上杉谦信突然死去。因谦信没有子息,于是养子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开始争夺起继承权。在此时,织田军则攻下了上杉领土的能登、加贺。而由于谦信的死,信长包围网再次崩坏。

  11、讨伐武田

  1581年为信长全盛期。2月28日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一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为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

  12、本能寺之变

  1582年夏天、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关于明智光秀的异心,有一说是光秀认为自己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而开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间信盛一样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说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长命令负责与长宗我部元亲的和睦工作,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关系的光秀将属下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亲。但结果却往武力讨伐的方向发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誉受损、倍感屈辱。

  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为了骏河国领地增加的宴会抵达安土城。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光秀从15日到17日专注于接待家康。在家康停留的这段期间,正在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

  信长答应派兵后,解除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秀吉。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光秀的头。

  5月29日,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出现在京都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据言率领约100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负伤后返回房内自杀,享年49。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