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情报战线“后三杰”传奇历史名人

2018-04-19 17:00:10

陈忠经

熊向晖

申健与夫人熊汇苓(熊向晖姐姐)

2014年7月22日,中共老牌特工,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陈忠经病逝,享虚寿百岁。对于中共情报战线的“后三杰”,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因向延安传递胡宗南闪击延安的情报,实际上挽救了整个中共中央,因此毛泽东评价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熊向晖名声太响,以至于另两位陈忠经和申健都不为人们所熟知。实际上,这三个人作为胡宗南的心腹,都为中共情报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情报“铁三角”之一

陈忠经,1915年生于江苏仪征。1934年考入北大经济系,曾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学生会主席。“一二·九运动”中,陈忠经前后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二届学生会执行委员、第三、四届学生会主席,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学生运动领袖,名动一时。

1937年末,抗日战争如火如荼。22岁的青年才俊陈忠经报名参加了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从长沙来到凤翔。长官胡宗南亲自面见了这位年轻人。陈忠经的表现非常让胡宗南满意。胡宗南喜欢这样的左倾学生,并委以重任。此后,陈忠经当上三青团首任西京市分团书记,成为胡宗南的亲信。

拥有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和三青团负责人的社会身份,陈忠经是西安交际圈里的活跃人物,他交往的人三教九流。这是胡宗南重用他的另外一个原因,陈忠经能帮他搞对外交往。而就是在胡宗南手下如鱼得水的日子里,陈忠经却秘密地成为了中共党员,从而成为了中共在胡宗南部的一颗重要棋子。在胡宗南身边,他和熊向晖、申健一起,组成了情报“铁三角”。

智救王石坚

当然,“后三杰”的情报都不是直接传递到延安的。他们有一个中转人,这个人就是王石坚。1941年夏天,中央社会部派王石坚到西安从事情报工作,具体工作就是与熊向晖、申健、陈忠经等地下情报人员取得联络,发展组织、搜集情报。从1941年到1947年被捕为止,6年间,王石坚建立起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连结北平、保定、沈阳、兰州等地的高层次情报网络,为延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各类情报。

王石坚在西安没有什么职业,是专职的情报人员,靠中央活动经费过活。而这样的人是迟早要引起敌人注意的。国民党的军警情报部门也不是吃闲饭的,没多久,王石坚就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

一天,三青团的属下报告申健,说桃胡巷15号发现了一个大疑案,警察局已经动员全局把这个住宅包围了,准备动手抓人。申健心中暗叫不好,因为这里就是王石坚的住所。申健马上找到陈忠经商量对策。肯定要马上通知王石坚的,但是没有电话联系。怎么办?只能亲自前往报信。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举动,一不小心出点纰漏,后果是灾难性的。陈忠经准备亲自前往,但是申健不同意,理由是陈忠经有家室,而自己了无牵挂。(申健后来娶了熊向晖的姐姐)

于是,申健按照计划骑个自行车直奔王石坚住所。包围的警察一看,中统、军统、三青团三家合署办公的特联组成员申健来了,知道惹不起,立刻放行。申健进门,对王石坚说了一句话:不管什么事,你就往我身上推,就说是我让你做的。接着,申健理直气壮地找到这个案子的负责人说,这是我的人,是我安排在中共那边的卧底。于是,王石坚奇迹般地捡回条命。申健和陈忠经商量,事已至此,索性给王石坚一个名分,让他走上地面,化名赵耀斌,成为光明正大的国民党中校军官。

同时,王石坚、陈忠经等人用了毛泽东特批的经费,经胡宗南同意,在西安开设了一家“研究书店”,由陈忠经挂名董事长,王石坚任经理。他们接着又办《新秦日报》,由王石坚负责。当然,在胡宗南那里,汇报的结果一定是用来做对于中共的谍报工作。

以合法身份斗争

一是有了“研究书店”,二是有了《新秦日报》,王石坚等人彻底转变了过去老的脱离社会的秘密方针,创造了新的深入敌内、争取合法、变敌人组织为我们组织的白旗政策,打破了过去狭小的情报圈子,建立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党务在内的全方位情报工作,而且在各地开辟了新的情报站或情报点,真可谓长袖善舞、如鱼得水。所以,毛泽东常说他们是“全国的模范”。刘少奇也说他们的“许多重要情报,均值得奖以勋章的”。而在那许多“值得奖以勋章”的“重要情报”中,特别“值得奖以勋章”的还是蒋介石亲自审定的《对陕北奸区作战计划》和胡宗南“闪击”延安计划。这两份绝密情报都是熊向晖从胡宗南那里截获再交王石坚上报中共中央的。

陈忠经以公开合法的身份为掩护,获取了国民党军政战略动向方面的情报,及时准确地报告党的地下情报组织,为毛主席和党中央研究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使中央对西北广大战场的敌情了如指掌,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只得到一座空城,而毛泽东当时就在陕北,拖住了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敌人找不到毛泽东,反而被彭德怀吃掉了一个师和一个军部。周总理说:“申振民(申健)、熊汇荃(熊向晖)、陈忠经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隐蔽战线的‘后三杰’。”

西安的风云人物

在西安的岁月里,陈忠经是非常出风头的人物,早年在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的经历和三青团这样一个青年组织负责人的社会身份,让他在西安城这个不大的交际圈里成为非常活跃的人物,甚至连当时旅居西安的豫剧演员常香玉与陈宪章结婚时,他也能以证婚人的身份出场。(张乡仆、苏宏著《话说常香玉》,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p234)。而他所交往的三教九流的人物,为他的地下工作提供非常好的掩护,也为他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他又开办了研究书店,办了一份《研究月刊》,1944年后,还接办了在西安影响较大的《新秦日报》。值得一记的是,1944年6月,爱泼斯坦等中外记者组成“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延安去访问,在到达西安后,三青团为参观团召开了欢迎大会,会上大骂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等如何如何坏那一套。就在欢迎大会后的晚间,负责接待他们的三青团负责人、大会的主持人陈忠经来到外国记者住处,直言不讳告诉那些记者:“别听大会上那一套,全是胡说八道!”这件事给爱泼斯坦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在《我在这里成长》一文中特别记下了这件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陈忠经写给胡适的信一封,扫描自《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5》,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76页。陈忠经写此信的目的是为胡宗南与胡适联络感情,帮助胡宗南搞对外交往是他得以受重用的原因之一。)

美国深造逃过一劫

王石坚此后得以继续在西安从事特务工作。直到1947年,国民党采用了美国最新的定位机器,破获了中共北平地下电台。通过中共电台,国民党一举破获了中共多个地下情报网络,并获悉了远在西安的王石坚的身份。王石坚被捕了。这位老牌特工没顶住,变节了。而这又导致了熊向晖、陈忠经、申健身份的暴露。不过此时,三人都被胡宗南送到美国学习,侥幸躲过一劫。原来抗战胜利后,胡宗南要培训人才,自然想到了身边这三个跟随多年的得力干将。于是送到美国深造。三人前脚刚走,后面三个人是中共特工的消息就传到了胡宗南那里。

属下亲信一下子出来三个中共特工,更甚者自己的机要秘书居然也是特工,这让胡宗南又怒又惊。严查此事,等于是在找自己麻烦。所以,胡宗南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大事化小。于是,三人竟得以在美国安稳学习。建国后,三人学成回国,都担任要职。虽然“文革”也都受到冲击,但好在都挺过来了。申健与陈忠经同岁,但最先在1992年过世。2005年,小他们四岁的熊向晖走完了人生历程。陈忠经最后辞世,中共早期的王牌特工都离开了人世。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