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女尸为何是“湿尸”而不腐呢?马王堆女尸在哪里被发现的?考古收藏

2018-06-07 13:30:13

  972年,在中国湖南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它震惊了世界。为什么呢?

马王堆女尸为何是“湿尸”而不腐呢?马王堆女尸在哪里被发现的?

  原来,尽管历经2000年,但这具女尸外形完整,面色鲜活,发色如真。解剖后,其内脏器官完整无损,血管结构清楚,骨质组织完好,甚至腹内一些食物仍存。为什么这具古尸历经千年不腐呢?

  一般来说,古墓中的尸体留至今日,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腐烂。因为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大量的有机物质会很快的腐烂,棺木也会腐朽,最后尸体也难免烂掉。二是形成干尸。这需要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特别干燥或没有空气的地方,细菌微生物很难生存,这样尸体就会迅速脱水,成为干尸。

  马王堆的女尸为何是“湿尸”而不腐呢?

  其原因是第一: 尸体防腐处理完善。经化学鉴定,它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乙酸等物。这证明女尸是经过汞处理和其它浸泡处理的,硫化汞对尸体防腐作用很大。

  第二,墓室深。整个墓室建在地底16米以下的地方。上面还有高二十多米,底径五六十米的大封土堆。既不透气也不透水,更不透光,这就基本隔绝地表物理和化学的影响。

  第三,封闭严。墓室的周壁均用可塑性大、粘性强、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的内面,共5000多千克。墓室筑成后,墓坑再用上五花土。这样地面大气就与整个墓室完全隔绝了,并能保持18摄氏度的相对恒温,光的照射被隔绝,地下水也不能流入墓室。

  第四,隔绝了空气。由于密封好,墓室已接近真空,具备了缺氧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厌氧菌开始繁殖。存放在里面的丝麻织物、乐器、漆器、木俑、竹简等有机物和陪葬的大量的食物、植物种子、中药材等产生了可燃的沼气,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沼气能杀菌,细菌在高温下也无法存活。

  第五,棺内中存在大量具有防腐和保存尸体的作用的棺液。但它们都不是人造的防腐液,而是由白石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和水蒸气凝聚而成的。而棺内的液体是女尸身体内的液体化成的“尸解水”。这种自然形成的棺液防止了尸体腐败,并使得尸体的软组织保持了弹性,肤色如初,栩栩如生。

  在重见天日之时,千年的灵魂随同所用出土的文物,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不禁惊叹于造化的神奇。

本文作者:历史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