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古长城遗址 查明古浪明长城遗址考古收藏

2018-05-08 20:00:11

    为摸清全省长城家底,从去年开始,甘肃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测绘局对我省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体调查。在经过一年调查后,调查组新发现了多处长城遗迹,并基本调查清了一直以来认为线路复杂的古浪县明长城的走向问题。

甘肃发现古长城遗址 查明古浪明长城遗址

    2007年,该调查组完成了近1000公里长城的调查,其中,调查战国秦长城约80公里,汉长城约35公里,明长城800多公里,明长城已逾全省明长城总长度的63%。调查组通过航测资料和寻访当地村委会、年长的老人,在天祝县、凉州区和金塔县新发现长城墙体及壕堑3段、城障6座、烽火台4座,由于这些长城遗迹大多在野外荒无人烟处,以往的记载中没有提到。

    在凉州区长城乡五墩村北发现一段汉代墙体,长1246米,大部分已被风沙掩埋;在金塔县新发现1座烽火台和1座关堡;在肃州区新发现2座烽火台、2段壕堑和5座关堡,新发现的5座关堡4座在临水乡东北部边缘戈壁荒漠中,调查组将其命名为肖家牛庄子1号、2号、3号、4号城障,在临水乡鸳鸯池村发现鸳鸯池城障。这些新发现的长城遗迹都以所在地命名。

    明长城进入古浪县后,走向复杂,这次调查也基本摸清了这段长城的走向问题。长城古浪段分两条,第一条的北线在县境北部,大体呈东西走向,东线呈南北走向,由天祝县安远镇入黑松驿镇古浪峡,沿汉长城走向至胡家边乡;另一条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修筑的长城,俗称新边,从景泰县的保进墩西入古浪县境,全长92112米。

    从调查的情况看,古浪县和凉州区境内部分地段的长城保存相对较好,环县、华池、民勤、天祝等地的长城有不同程度的塌陷消失。2008年6月之前将完成对我省境内明长城的调查测绘,填补戈壁、沙漠地区的长城基础测绘空白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惠福说,这次调查详细采集了长城消失的状况,为下一步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