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水下古城未解之谜 抚仙湖水下古城遗址考古收藏
相传从附件的山顶可以看到抚仙湖底下有古城。而抚仙湖是中国最大水质最好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所以始终没人潜下去一探究竟。那么关于抚仙湖水下是否有古城?而这座古城遗址是什么地方?带着种种疑问,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在2001年3月,北大教授于希贤曾乘“蓝鲸号”潜艇潜入抚仙湖底,采用摄像、检测、取样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对水中古滇遗址进行观察与勘测,此后,又就抚仙湖“水下古城”多次与国内权威考古专家切磋探讨。关于这个古城所居住的人到底是哪些人。
北大教授于希贤描述当时下潜抚仙湖底的场景:“水上还是阳光灿烂,下水8米深,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在潜艇昏暗灯光的照明下,我的眼前一下出现了很多很多的石板,大大小小,长着水藻。如此大量的有明显人为加工痕迹的石板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石板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四周能看出被打磨过,做建筑材料用。有些地方的石板非常整齐地排列着,可以看出街道的样子。在一边,我们还看到了城墙。”于希贤回忆道,“这个区域面积在2.2到2.7平方公里间,可以暂定为‘城’,同时从遗迹的布置来看,还有不同的功能分区。”
直到2005年12月,在此有考古队下潜抚仙湖探测,发现古城是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座高20米、相于十层楼高的金字塔形建筑物最引人注目。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个底座宽为63米、高21米类似古罗马“斗兽场”的巨大建筑,在这些建筑群中间,还有一条300米长、7米宽镌刻着精美图案的石板路。考古队初步考证,这是一座2000前的古城,很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古滇国的国都或者俞元城。
这座古城遗址是什么地方?
司马迁《史记》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便派出大将庄蹻率领大军来到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蹻准备班师回朝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路。庄蹻索性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蹻王滇”。
到了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至于俞元城,在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曾经描述,西汉王朝在抚仙湖一带设立了俞元城,可是俞元城到隋唐以后再没有任何记载。澄江当地一直流传这样的传说:“俞元古城和人都沉到湖底”。
在第一次水下考古的时候,专家根据有限的线索初步推测这座古老的建筑可能就是古滇国国都或者俞元城。但随着第二次水下探秘的推进,更多的新发现使原来的推测又有所变化,来揭秘吧认为有关水下古建筑群的疑点较多。

抚仙湖水下古城未解之谜
1、规模宏伟,水下古城通过声呐探测扫描,确定其面积大致为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那么大的城市规模不是一般都城或者郡县所能达到。在汉代,一般的中国县级城市仅有0.25平方公里,郡级城市一般为0.64平方公里。
2、古城建筑结构不一致,无论古滇国国都还是俞元城的建筑结构应为土木结构,而水下古城结构以石头为主。
3、符号、图案不太吻合,从澄江、江川等地各种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兵器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剑柄上都雕有奇特的动物造型,如变形的青蛙、呲牙的蛇头、猴头人身像等,这些图案刻画得较为清晰,面目表情可见。而这次探秘发现的三道人工划痕、“0”“1”符号、七个规律排列的石孔、一张“人面图案”及象征太阳的图案只是简单的勾勒,看上去更原始古老,二者在此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不太一样。
对于抚仙湖底的古城至今是谜题。
以上是中国历史网收集到关于抚仙湖水下古城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
本文作者:历史网
-
Tags:抚仙湖水下古城未解之谜 抚仙湖水下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