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考古收藏

2018-04-12 18:25:54

  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这门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

  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古人也用鲜鸡蛋清做面膜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穿孔吊环术,即民间盛行以审美为目的的穿耳、戴耳环的习俗。

  但最初的样式并非像现代这样的耳环,而是腰鼓形的,其戴法也与后世不同,它是从耳垂孔直接横插进去,露其两端在耳外,以显其美。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各种式样的现代吊环。

  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的整形美容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与中医治疗学专著。该书共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在这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以治疗面部瘢痕的方法。之后还有以猪蹄熬成胶体状物做面膜等多种方剂和方法的记载。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

  酒窝,亦称笑窝或笑大靥(yè,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可以在面部的许多地方出现,多数人出现在颊部,其次是在嘴角旁。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颊部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唐代就有人工“酒窝”吗?

  唐诗中有“当面施圆靥”的佳句;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开两靥”的赞语。所谓“当面施圆靥”,就是以某种化妆品在嘴角处加两小点胭脂,取“两颊点妆靥”之意,仿若“酒窝”一般。但在中医书中对“靥”又有类似“痘痕”之解,在《普济方》和《卫生易简方》等医药书籍中还有许多“治靥方”的记载。当然,无论“靥”字作何种解释,都说明了其作为整形美容术的一种手法,至少在唐代已经被采用。

  南宋时义眼术已相当高明

  美容磨削术在我国起步也很早,其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北宋。

  北宋时期有一部医书名曰《圣济总录》,由太医院所编,共二百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里就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的事例,成为现代磨削术的先导,在以后的医著中也都有类似记述,而国外最早的报道仅见于1905年。

  义眼术(装假眼)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术,在我国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述。如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所载,南宋时“杭州张存,幼患一目,时称张瞎子,忽遇巧匠,为之安一磁眼障蔽于上,人皆不能辨其伪”。“巧匠”为张瞎子装假眼使“人皆不能辨其伪”,可见南宋时的义眼术已经相当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南村辍耕录》的成书过程很有趣。作者陶宗仪勤于读书与写作,身上总是随身带着笔墨,就是下田劳作也不例外。辍耕时,在树下休息,就将收集到的各类史料、文献、资料,以及社会传闻、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将稿子贮存在瓮中。前后写了10年,积了10瓮稿子。之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抄录编纂,整理成书,共30卷,取名《南村辍耕录》。另有人说,陶宗仪为了记载资料,将树叶当做纸,《南村辍耕录》是写在树叶上的书。

  唇裂修补术曾吸引琉球医生

  《晋书·魏咏之传》中记载了“咏之生而兔缺”(先天性唇裂),后来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有个医生,专门给人做修兔唇的手术。每次做完手术后,都告诉病人暂时只能吃稀饭,要注意少说话;唐代也有做兔唇修补的专家,名叫方干,因为唇裂修补术做得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叫他补唇先生。

  明清时期的整形美容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疡医准绳》、清代《疡医大全》等医籍中,都有关于唇裂修补术的记载。

  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线订住二边皮,然后擦上调血之药,三五日内不可哭泣与大笑,又怕感冒打噱,每日只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线,即合一唇矣。”从这一兔唇修补中,足见我国当时美容整形技术之水平。而在康熙二十七年间,琉球国曾派魏士哲医生来到中国福州,向福州名医黄金发学习唇裂修补术,回国后给皇室人员作整形美容术。

  此外,《老子》有云:“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鼻子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的孔道。其美观与否,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很重要。有大缺陷的鼻梁,自然需要修补。让人惊奇的是,在我国元代就出现了鼻梁修补术,可见古人对面部美容的重视。

  缠足是一种有害的整形术

  除了义眼术、唇裂修补术等古代整形美容的有益实践,在我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中亦有糟粕。

  与古代西欧女性习以绫帕“束腰”和在18世纪后期英国女性效仿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用铅粉搽脸以资美容,而造成众多妇女中毒身亡等有害美容类似,我国古代在贵族女性中也出现了“缠足”等整形美容术。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后主“令宫嫔窘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于是宫女们竞相效仿,并很快普及到民间,到宋代已形成风尚。

  这种另类的整形美容术给古代妇女的身心带来沉重的摧残,以伤害身体为美,实为一种陋习。

  古代整形美容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渊远流长的中医发展史表明,包括整形美容在内的中医外科起步很早。

  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手术疗法,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受封建思想的禁锢,特别是礼教的约束。在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就宣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汉代之后,这种观念就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因此整形美容就被认为是不孝无德的行为,以至封建统治机构下令禁作剖腹和尸解等“伤毁发肤”的医学举措,视之为洪水猛兽,这就阻碍了中医手术疗法的发展,使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日渐式微。

  二是由于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历来只有天下的观念,而没有世界的意识。换句话说,当时中国看不到有一个世界,不知道中国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份子而已。这就导致了我国古代的社会及其文化长期处于封建的封闭状态,使医学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借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三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代统治者对医学发展都不够重视。由于长期处于农耕文化,经济一直不够发达,致使统治阶级无力资助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使包括整形美容在内的中医外科失去了应有的发展机会,起步早而发展慢。

  揭秘:古代美女九大离奇的驻颜术妙计

  杨贵妃 杨太真玉红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妩媚动人的名句。她之所以能达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是与她善于美容化妆分不开的。杨贵妃经常使用的化妆品名叫“玉红膏”,后人又称之为“杨太真玉红膏”。

  其方为杏仁(去皮)、滑石、轻粉各等分,龙脑、麝香各少许,鸡蛋清适量。调剂方法是先将杏仁、滑石、轻粉研为细末,在笼中蒸过,然后加入龙脑、麝香,用鸡蛋清调匀,每日早晨用以敷面。据有关文献记载,该方能“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

震惊!揭秘古代美女九大离奇的驻颜术

  武则天 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

  武则天的美容秘方,被收入武则天时期编纂的《新修本草》,名为“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唐代的《外台秘要》将其题名为“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其方为五月五日采益母草全草,晒干,捣碎为末,用面粉加水和成团,如鸡蛋大,晒干后又放入炉中烧炼,药的下面先铺一层炭,上边还要再覆盖一层炭,开始用猛火烧约一顿饭的时候,再改用文火煨养一昼夜。

  这时,益母草即变成白色,把药取出使之凉透,倒入瓷钵中研成极细的粉末,收贮瓶中,密封不使受潮。每次取益母草灰十两,加滑石一两,胭脂一钱,研匀用以揩洗面部。武则天由于长期使用这一美容秘方,所以到了四五十岁时仍像二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一样年轻,她到了八十三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着那美丽如玉的容颜。

  整个中世纪欧洲有很多诡异恐怖的怪谈,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则被当之无愧的称为头号“血腥佳人”。

  中国的当推春秋时代的夏姬。她的驻颜术可谓世界上最色情的美容大法了。

  夏姬是春秋时郑穆公的公主。据说,她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狐色狐媚,颠倒众生。少女时即成为兄长与国内权臣染指的对象。传说在她及笄之年,梦见一个伟岸异人,星冠羽服,自称上界天仙,与她交合,教她吸精导气,采阳补阴的方法,名为“素女采战术”,能使女人欲老还少。

  夏姬从而也得知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采补之术和永保处女之身的内视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颜不改,青春常在,不论岁月怎么增加,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当她是处女。

  只是,凡与她发生过关系的男人都不长寿,原因是她的采阳补阴青春不老术损伤了男人,使他们体衰而亡。可尽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贪恋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处,纷纷与她往来,因而发生多起争风吃醋杀人的事件。夏姬一生,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丈夫死于她的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

  夏姬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是天生的绝色尤物。即便到了老年,仍旧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倾国倾城,宛若天仙。

  她的美貌古今中外都无人能及,外国的海伦在她面前都会顿失光华,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女。

  电击治疗阳痿

  对于一些患有阳痿的男性患者,或许电击会让他们恢复健康。这种治疗观点是17世纪医生所认同的。当时;电击疗法;被认为万灵药。

  古代认为;电击疗法;是万灵药

  一位医学历史学家记录的文献指出,对生殖器官进行电击是不可思议的,阳痿患者会恢复雄风,变得更加强壮,恢复年轻活力。

  整容成魔鬼!全球十大怪异整容案

  你为什么要整容?我想99.9%的人一定会说:“为了变得更美啊”。可是你知道吗?有些人整容竟然不是为了变美,有的甚至更丑。一起来看看这些匪夷所思的整容事件!

震惊!揭秘古代美女九大离奇的驻颜术

  张丽华 美人红

  李后主有个爱妃名叫张丽华,为了博得后主的欢心,她千方百计地寻找美容秘方。最后终于在西王母《枕中方》中找到了一个美容秘诀,使用之后,竟然变得美貌无比,从而得到了李后主的百般宠幸。此方为鸡蛋一个,丹砂一两。调制时先将丹砂研成细末,再在鸡蛋上开一小孔,去黄留清,装入丹砂细末,然后用蜡封固小孔,随同其它鸡蛋一起,让母鸡孵化,待另外雏鸡孵出后,取出蜡封鸡蛋,除去蛋壳,研细敷面。此方是张丽华经常使用的美容秘方,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张贵妃面膏”。到了明代时,成祖朱棣对此方作了一些改进,将朱砂改为胭脂,并加入少量卤砂,后妃们使用之后,个个容颜如玉,所以,后来此方又获得了“美人红”的美称。

  夏姬的前半生辗转于国君大臣的床第,但年过半百后却和巫臣白头偕老,两人还生有一女。夏姬最终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此后,她那艳丽的背影,就成为美容秘方的代称,只存在于如《本草纲目》之类的医典文献之中了。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夏姬活到了700岁:“杏金丹左慈秘訣云:亦名草金丹。方出渾皇子,服之長年不死。夏姬服之,壽年七百,乃仙去也。世人不信,皆由不肯精心修治故也。古方用杏仁修治如法,自朝蒸至午,便以慢火微烘,至七日乃收之。每旦空腹啖之,久久不止,駐顏延年,云是夏姬之法。”

  另外,《遵生八箋》內也說明了熬製的方法:“兌卦正西夏姬杏金丹杏子六斗,煮水滾三四沸,放下杏子,以手或棍捶摩,令皮去。

  大煮半晌,漉起放盆中去核,清汁得若干。取鐵鍋放糠火上,以羊脂油四斤,擦入釜中,擦之不已,盡此四斤脂為止。下杏釜中熬之,糠火細細不斷,三四日藥成,如金光五彩色。每服一二匙,服之變老成少,顏色美好,夏姬服之上升。。。”

  所谓的杏金丹子即杏仁哦。爱美的女孩子可以多吃杏仁以保持青春。

  杏仁是我国传统的美容养颜亦食亦药的佳品。传说夏姬喜食杏仁,临终时,面色色颜不衰;清朝时深得乾隆皇帝宠爱的香妃,不仅拥有滑嫩的肌肤,而且身上还散发着神奇的香味,使人神魂颠倒。

  英妇女整成迈克尔杰克逊

  英国一位女子既不是黑人,也非男性,但她却可以成为迈克尔-杰克逊的模仿秀。米奇-捷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可她居然花了8000英镑,对鼻子、面颊和下巴进行整容,就是为了模仿杰克逊。

  据称,做杰克逊的模仿秀她一年的收入可达12万英镑。这样的投入还是值得的!

  英国39岁男子把自己整成魔鬼

  英国39岁的男子加文·帕斯罗2年花费3500英镑政府救济金多次整容,最终竟将自己整成西方传说中魔鬼撒旦的模样!

  在数次整容过程中,舌头整容花费180英镑。牙齿整容花费560英镑。眼睛变成绿色的,费用不详。犄角每个200英镑。

  由于容貌怪异,警方禁止他晚上上街。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为Diable Delenfer。这样整的有些可怕。

震惊!揭秘古代美女九大离奇的驻颜术

  慈禧 喝人奶 含人参

  据史料记述:慈禧每天一清早,漱洗完毕后,慈禧就要喝一杯人奶,吃一茶匙珍珠粉,然后躺在床上命太监在她脸上轻轻地涂上一层在春天采摘的鲜桃花浸泡的“花液”,等到十几分钟后,再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抹去。清《桓园录》有述,慈禧命御厨“用七成白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三成茯苓、莲子肉、桂圆肉、芡实米、山药来拌匀,蒸熟后,切成饼片。慈禧还常命御膳房做茯苓饼,在逢年过节时赏赐群臣。噙含人参,增补元气。这是慈禧的另一美容之术。据《慈禧太后人参底簿》载称:“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计三百三十一天,共用噙化人参二斤一两一钱。即每日一钱,按日包好,天天服用。”据说慈禧能获寿七十三岁,也是得助于此。

 

本文作者:历史网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